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知识 > 精神疾病患者能否依法离婚?

精神疾病患者能否依法离婚?

推荐人: 来源: 秒知社 阅读: 3.02W 次

精神疾病患者能否依法离婚?

精神病人可以要求离婚,但需符合法定离婚条件;间歇性精神病可办理协议离婚或法院判决离婚;完全无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需变更监护人后办理离婚手续;子女归配偶抚养,监护人可代精神病人抚育子女;婚前患精神病且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婚姻可认定为无效,婚后患病可通过诉讼离婚。

法律分析

一、另一方精神病可以判离婚么

婚后,配偶得了精神病的,另一方可以要求离婚。但最终,还是需要符合法定的离婚条件,夫妻才能解除婚姻关系。根据相关规定,一方在夫妻共道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视为夫妻感情已破裂,一方坚决要求内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如果容是间歇性精神病,应当在其精神正常期间进行诉讼审理。

1,如果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可以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双方可以到民政局办理协议离婚,或者通过法院判决离婚。

2,如果是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需要先变更监护人,到精神病人居住地法院申请监护人变更,可以指定其父母、兄弟姐妹或者有监护能力的居(村)委会、单位为监护人。

3,监护人变更后,再通过监护人到民政局办理协议,或者通过法院判决离婚,办理离婚手续或者法院开庭时需要有监护人到场,代理精神病人的相关民事活动。

二、有精神病离婚小孩怎么处理

看具体情况定。在审判实践中,与精神病人离婚后,一般在精神病人配偶有能力的情况下,法院会判子女归配偶抚养。在精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有能力并愿意承担该精神病人的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责任,且征得配偶同意的情况下,也可以要精神病人的监护人代精神病人对其子女进行抚育。

夫妻中有一方在结婚之前就已经得了精神病,并且也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那么他们的婚姻关系因为不符合结婚要件,可以认定为无效。但如果是在婚后一方才患上精神病的,这种情况下另一方可以考虑离婚。实践中,此时更多的还是通过诉讼方式离婚。毕竟对方丧失了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协议离婚可能无法出于真实意愿表示离婚。

结语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一方在婚后患上精神病且久治不愈,另一方可以通过法院判决离婚。对于间歇性精神病人,双方可以协议离婚或通过法院判决离婚。对于完全无法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需要先变更监护人,然后由监护人代理办理离婚手续。至于精神病人离婚后的子女抚养问题,一般法院会判归配偶抚养,但如果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有能力并愿意承担抚养责任,且得到配偶同意,也可以由监护人代为抚育。对于婚前已患精神病且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婚姻关系可被认定为无效。但对于婚后患病的情况,离婚通常需要通过诉讼方式进行,以确保真实意愿的表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七十七条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登记条例:第三章 离婚登记 第十二条 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

(一)未达成离婚协议的;

(二)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

(三)其结婚登记不是在中国内地办理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