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知识 > l=0代表什么

l=0代表什么

推荐人: 来源: 秒知社 阅读: 2.59W 次

l=0代表什么

l=0代表该电子层S电子亚层。最外层两个电子,所以该元素价电子排布为3S2,该元素为镁元素。电子层,或称电子壳,是原子物理学中,一组拥有相同主量子数n的原子轨道。电子在原子中处于不同的能级状态,粗略说是分层分布的,故电子层又叫能层。在满足泡利原理前提下,电子将按照使体系总能量最低的原则填充。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当有d电子填充时,E3d小于E4s;当没有d电子填充时,E3d大于E4s,发生了能级倒置现象,其他第五、六、七周期也有类似情况。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N=4,L=2的原子轨道是什么轨道?轨道的形状是什么?

n是主量子数,l是角量子数,决定轨道形状的就是l——轨道角动量量子数。

l=0,是s电子,属于s电子亚层,轨道形状是球形;

l=1,是p电子,属于p电子亚层,轨道形状是无柄哑铃形;

l=2,是d电子,属于d电子亚层,轨道形状是三叶梅花形,具体细化的话和磁量子数也有关系,因为这涉及到空间取向了;

l=3,是f电子,属于f电子亚层,轨道形状就很难用语言描述了。

不过l=3的时候就能排到至少120号元素,l=4应该在8周期去了,实际很少用到。

这是原子轨道。分子轨道的时候又是原子间相互组合,轨道杂化之后形状就更纷繁复杂了,主要有sp杂化,直线形,如CO2;sp2杂化,正三角形,C2H4(中心碳原子,相当于是亚甲基-CH2,乙烯可以看成两个亚甲基合在一起);sp3杂化,正四棱锥形,CH4;不等性的sp3杂化是四面体NH3(N外层有5个电子,3个电子与H形成共用电子对,还有两个孤对电子,也构成了4个电子对;CH4就是4个电子对,但是由于NH3的4个电子对不完全一样,所以……形状看起来就和CH4不一样,而是有点扁。)

…… ……

真值表中L和H代表什么

L代表0或Z;H代表1或Z(绝对正确)

为什么原子的四个量子数都是用l、 m、 l、 m表示?

首先要知道四个量子数的意义,才知道怎么用。比如氢原子的核外只有一个电子,用四个量子数表示电子的运动状态为n=1,l=0,m=0,ms=+1/2

碳原子核外又六个电子,最外层有四个电子,因为这四个电子都在第二层或第二周期,所以用量子数可表示为:

n=2,l=0,m=0,ms=+1/2

n=2,l=0,m=0,ms=-1/2

n=2,l=1,m=0,ms=+1/2

n=2,l=1,m=+1,ms=+1/2

l=0表示在s轨道上;l=1表示在p轨道上。

原子与宇宙任何黑色粒子相同。原子核的最新研究表明,原子核中的质子或中子可能由内外两种平衡力构成的球型振动能量层。利用此原理可以利用不同大小的能量堆层构造出各种各样比较稳定的原子核。

扩展资料:

原子中除电子外还有什么东西,电子是怎么待在原子里的, 原子中什么东西带正电荷,正电荷是如何分布的, 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东西是怎样相互作用的等等一大堆新问题摆在物理学家面前。根据科学实践和当时的实验观测结果,物理学家发挥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原子模型。

电子在一些特定的可能轨道上绕核作圆周运动,离核愈远能量愈高;可能的轨道由电子的角动量必须是h/2π的整数倍决定。

当电子在这些可能的轨道上运动时原子不发射也不吸收能量,只有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原子才发射或吸收能量,而且发射或吸收的辐射是单频的,辐射的频率和能量之间关系由E=hν给出。玻尔的理论成功地说明了原子的稳定性和氢原子光谱线规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原子结构

大学化学问题,量子数的判断,n=3,l=0,m=+1 答案说这组是错的,为什么啊,可否解释一下,谢

磁量子数m的取值为-l~l,现在l=0,则m只能取0

有关波函数的问题: 当n=1时,为什么l=0、m=0才可满足薛定谔方程?? n=2时同理,为什么?

你好,因为l,m的取值受n的取值的

具体说来,l(角量子数)只能取小于n(主量子数)并且包括0的正整数,而m(磁量子数)的取值又受到l取值的,即m只能取介于-l到+l之间并包括0的正整数,故当n=1时,l只能取l=0,l=0时,按照上述规则,m也只能取m=0

以下是有关薛定谔方程的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用这是一个描述一个粒子在三维势场中的定态薛定谔方程。所谓势场,就是粒子在其中会有势能的场,比如电场就是一个带电粒子的势场;所谓定态,就是假设波函数不随时间变化。其中,E是粒子本身的能量;U(x,y,z)是描述势场的函数,假设不随时间变化。薛定谔方程有一个很好的性质,就是时间和空间部分是相互分立的,求出定态波函数的空间部分后再乘上时间部分e^(-t*i*E*2π/h)以后就成了完整的波函数了。薛定谔方程的解——波函数的性质简单系统,如氢原子中电子的薛定谔方程才能求解,对于复杂系统必须近似求解。因为对于有Z 个电子的原子,其电子由于屏蔽效应相互作用势能会发生改变,所以只能近似求解。近似求解的方法主要有变分法和微扰法。在束缚态边界条件下并不是E 值对应的所有解在物理上都是可以接受的。主量子数、角量子数、磁量子数都是薛定谔方程的解。要完整描述电子状态,必须要四个量子数。自旋磁量子数不是薛定谔方程的解,而是作为实验事实接受下来的。主量子数n和能量有关的量子数。原子具有分立能级,能量只能取一系列值,每一个波函数都对应相应的能量。氢原子以及类氢原子的分立值为:En=-1/n*2×2.18×10*(-18)J,n 越大能量越高电子层离核越远。主量子数决定了电子出现的最大几率的区域离核远近,决定了电子的能量。N=1,2,3,……;常用K、L、M、N……表示。角量子数l和能量有关的量子数。电子在原子中具有确定的角动量L,它的取值不是任意的,只能取一系列分立值,称为角动量量子化。L=√l(l+1) ·(h/2π) ,l=0,1,2,……(n-1)。l 越大,角动量越大,能量越高,电子云的形状也不同。l=0,1,2,……常用s,p,d,f,g 表示,简单的说就是前面说的电子亚层。角量子数决定了轨道形状,所以也称未轨道形状量子数。s 为球型,p 为哑铃型,d 为花瓣,f 轨道更为复杂。磁量子数m和能量无关的量子数。原子中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角动量,在外磁场方向上的分量是量子化的,并由量子数m 决定,m 称为磁量子数。对于任意选定的外磁场方向Z,角动量L 在此方向上的分量LZ 只能取一系列分立值,这种现象称为空间量子化。LZ=m·h/2π,m=0,±1,±2……±l。磁量子数决定了原子轨道空间伸展方向,即原子轨道在空间的取向,s 轨道一个方向(球),p 轨道3 个方向,d 轨道5 个,f 轨道7 个……。l 相同,m 不同即形状相同空间取向不同的原子轨道能量是相同的。不同原子轨道具有相同能量的现象称为能量简并。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称为简并轨道,其数目称为简并度。如p 轨道有3 个简并轨道,简并度为3。简并轨道在外磁场作用下会产生能量差异,这就是线状谱在磁场下的原因。希望对您有用,祝您学习进步,天天开心望采纳谢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求劳动的生产函数极大值,MPL=20-L即使知道是一个斜率为负的斜线,为什么要取L=0?

1,L是劳动力投入,不为负。

2,MPL是斜率为负的直线,与劳动力投入成斜率为负的直线关系,L越大,边际产量MPL越小。

3,求MPL最大,L取0。这是以数学上推导的。追答谢谢网友采纳

0l是什么意思。

1、C语言中0L表示这个数0为长整型。

2、数据类型不一致时,经常会发生错误,或出现警告,默认使用0时,会开辟一个整型空间而不是长整型空间,而使用0L则会开辟长整型空间。

3、初始化一个长整型变量时,我们也经常用long x=0L;来表示。

C语言是一门面向过程的、抽象化的通用程序设计语言,广泛应用于底层开发。C语言能以简易的方式编译、处理低级存储器。C语言是仅产生少量的机器语言以及不需要任何运行环境支持便能运行的高效率程序设计语言。

尽管C语言提供了许多低级处理的功能,但仍然保持着跨平台的特性,以一个标准规格写出的C语言程序可在包括类似嵌入式处理器以及超级计算机等作业平台的许多计算机平台上进行编译。

最新的C语言标准是C18。

宇宙常数 是什么

宇宙常数

1917年,爱因斯坦利用他的引力场方程,对宇宙整体进行了考察。为了解释物质密度不为零的静态宇宙的存在,他在场方程中引进一个与度规张量成比例的项,用符号∧ 表示。该比例常数很小,在银河系尺度范围可忽略不计。只在宇宙尺度下,∧ 才可能有意义,所以叫作宇宙常数。1929年,哈勃发现星系红移的哈勃定律,确定静态宇宙模型与实际不符。因税�蛩固苟啻翁岢鲇Ω萌∠�钪娉J�r但有些学者,如爱丁顿、德西特、泽尔奇则认为宇宙常数可能有新的物理意义,不宜轻易抛弃。目前,学者们对宇宙常数的看法并不一致,有的认为是正值;有的认为是负值;有的认为是常数;有的则认为它随时间而变化。但多数倾向于取正值,其物理意义可能代表宇宙真空场的能量-动量张量与可能存在于物质之间的斥力。估计宇宙常数的上限为10厘米。

(爱因斯坦首次用引力场方程来研究宇宙的整体,开创了理论宇宙学的新学科。在他提出“有限无界的静态宇宙”模型时,已经感觉到了“宇宙有引力收缩的趋势”,为了不让这个不情愿的趋势破坏了美好的静态,他特别引入了一个反引力的“宇宙常数”以抵消这种引力收缩的趋势,从而人类失去了一项重大的科学预言的机遇。1929年哈勃观察到星系光谱红移和距离的线性关系,即所谓哈勃定律。人们把红移归结于宇宙的膨胀,并推论宇宙是由于一百多亿年前的一次 大爆炸产生的,产生了标准的大爆炸宇宙学理论。当爱因斯坦得知了哈勃发现的“宇宙普遍在膨胀”的事实后,爱因斯坦承认自己引出的宇宙常数犯了一个关键性的最大错误。事实上,爱因斯坦在黑洞问题上最初也由反对意见。1916年,史瓦西从爱因斯坦的场方程得出了引力坍缩的解,即描述黑洞的解。可是爱因斯坦当时却认为物质不可能如此紧致,并著文认为这是荒谬的。后来的历史证明,黑洞是天体物理中最重要的物体,近年来的天文观测,使人们普遍认为在众多星系的中心都存在着巨大质量的黑洞。 )

Einstein当初根据他的场方程解出的宇宙是膨胀的,他认为宇宙应该是平直的,所以他人为的加入了一项宇宙学常数项,使得给出的结果是平直的宇宙。但随着Hubble发现了Hubble定律,证实了宇宙的膨胀,Einstein去掉了这个常数项,并宣称这是他“一生犯的最大的错误”

然而今天,科学家重新引入了宇宙学常数项,这和当初Einstein引入以给出平直宇宙模型不同,现在的宇宙学常数项代表了暗能量和暗物质项,当然这也是会影响到宇宙的发展的,但现在这项是有意义的,而不是当初仅仅为了满足个人观念的需要

经过多年的观测和研究,人们不仅发现了宇宙在膨胀,而且随着观测手段和工具的日益先进,还发现了宇宙竟然在加速膨胀(详见“暗物质暗能量”专题)。这似乎意味着有一种反引力的什么作用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科学家将这种尚不知道的反引力作用称为“暗能量”。据此人们说,爱因斯坦的反引力宇宙常数似乎又要复活了。

宇宙中某一点的引力场强与斥力场强的合场强,定义为宇宙场强

(9)

其中L是宇宙常数。根据定义,在球体的内部有

所以

(10)

在球外

(11)

当宇宙半径为a0时,有L=0,当a >> a0时,则 L=L0 。由于退行物体的速度达到光速时,我们就看不见它了*,所以我们观测不到与 L0 相对应的膨胀。

宇宙常数死而复生——暗能量

在发现了宇宙膨胀这个事实后,爱因斯坦就急急忙忙把他方程中的宇宙常数项去掉了,并认为宇宙常数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随后,宇宙常数被抛进历史的垃圾堆。

然而造化弄人,几十年后,宇宙常数又像鬼魂般的复活了。这次宇宙常数的复活要归因于暗能量的发现。

1998年,天文学家们发现,宇宙不只是在膨胀,而且在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向外扩张,所有遥远的星系远离我们的速度越来越快。那么一定有某种隐藏的力量在暗中把星系相互以加速膨胀的方式撕扯开来,这是一种具有排斥力的能量,科学家们把它称为“暗能量”。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各种的观测和计算证实,暗能量不仅存在,而且在宇宙中占主导地位,它的总量约达到宇宙总量的73%,而宇宙中的暗物质约占23%、普通物质仅约占4%.我们一直以为满天繁星就已经够多了,宇宙中还有什么能比得上它们呢?而现在,我们才发现这满天繁星却是“弱势群体”,剩下的绝大部分都是我们知之甚少或干脆一无所知的,这怎么不让人感到惊心动魄呢!

事实上,早在1930年,就有天体物理学家指出,爱因斯坦那加入了宇宙常数的宇宙学方程并不能导出完全静态的宇宙:因为引力和宇宙常数是不稳定的平衡,一个小小的扰动就能导致宇宙失控的膨胀和收缩。而暗能量的发现告诉我们,爱因斯坦那作为与引力相抗衡的宇宙常数不仅确确实实存在,而且大大扰动了我们的宇宙,使宇宙的膨胀速率严重失控。在经历了一系列曲折后,宇宙常数正在时间中复活。

宇宙常数今日以暗能量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它所产生的汹涌澎湃的排斥力已令整个宇宙为之变色!暗能量和引力之间的角力战自宇宙诞生起就没有停止过,在这场漫长的战斗中,最举足轻重的就是彼此的密度。物质的密度随着宇宙膨胀导致的空间增大而递减;但暗能量的密度在宇宙膨胀时,变化得非常缓慢,或者根本保持不变。在很久以前,物质的密度是较大的,因此那时的宇宙是处于减速膨胀的阶段;现今的暗能量密度已经大于物质的密度,排斥力已经从引力手中彻底夺得了控制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宇宙膨胀。根据一些科学家的预测,再过200多亿年,宇宙将迎来动荡的末日,恐怖的暗能量终将把所有的星系、恒星、行星一一撕裂,宇宙将只剩下没有尽头的寒冷、黑暗。

暗能量的发现,也充分地体现了人类认知过程又走进了一个“悖论怪圈”:即宇宙中所占比例最多的,反而是最迟也是最难为我们所知晓的。一方面人类现在对宇宙奥秘的了解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我们所要面对的未知也越来越多。而这日益深远的未知又反过来不断刺激着人类去探索宇宙背后的。

暗能量是怎么来的?它将如何发展?这已经是21世纪宇宙学所面临的最重大问题之一。

黑洞大发现

广义相对论表明,引力场可以造成空间弯曲,强大的引力场可以造成强烈的空间弯曲,那么无限强大的引力场会产生什么情况呢?

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后不久,德国物理学家卡尔·史瓦西就用这个理论描绘了一个假设的完全球状星体附近的空间和时间是如何弯曲的。他证明,假如星体质量聚集到一个足够小的球状区域里,比如一个天体的质量与太阳相同,而半径只有3公里时,引力的强烈挤压会使那个天体的密度无限增大,然后产生灾难性的坍塌,使那里的时空变得无限弯曲,在这样的时空中,连光都不能逃逸!由于没有了光信号的联系,这个时空就与外面的时空分割成两个性质不同的区域,那个分割球面就是视界。

这就是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黑洞,但在那个年代,几乎没有人相信有这么奇怪的天体存在,甚至包括爱因斯坦本人和爱丁顿这样的相对论大师也明确表示反对这种怪物,爱因斯坦还说他可以证明没有任何星体可以达到密度无限大。就连黑洞这个名称也是一直到1967年才由美国物理学家惠勒命名。

历史当然不会因此而停止前进,时间进入20世纪3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钱德拉塞卡提出了著名的“钱德拉塞卡极限”,即:一颗恒星当其氢核燃尽后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 1.44倍以上时,将不可能变成白矮星,而会继续坍塌收缩,变成体积比白矮星更小、密度比白矮星更大的星体,即中子星。1939年,美国物理学家奥本海默进一步证明,一颗恒星当其氢核燃尽后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3倍以上时,其自身引力的作用将能使光线都不能逃出这个星体的范围。

随着经验的积累,关于黑洞的理论变得成熟起来,人们从彻底拒绝这个怪物到渐渐相信它,到20世纪60年代,人们已普遍接受黑洞的概念,黑洞的奥秘被逐渐研究出来。

严格而言,黑洞并不是通常意义下的“星”, 而只是空间的一个区域。这是与我们日常宇宙空间互不连通的区域,黑洞视界将这两个区域隔绝开,在视界以外,可以由光信号在任意距离上相互联系,这就是我们所居住的正常宇宙;而在视界以内,光线并不能自由地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而是都朝向中心集聚,事件之间的联系受到严格,这就是黑洞。

在黑洞的内部,物体向黑洞坠落的过程中,潮汐力越来越大,在中心区域,引力和起潮力都是无限大。因此,在黑洞中心,除了质量、电荷和角动量以外,物质其他特性全部丧失,原子、分子等等都将不复存在!在这种情形下,无法谈论黑洞的哪一部分物质,黑洞是一个统一体。

参考资料:http://bk.baidu.com/view/45313.htm

腐女中,o,l,t,p分别是啥意思

在腐女中,O、L、T、P的含义如下:

1. O = 0 = 受 = 男中扮演女的一方;

2. L = 1 = 攻 = 男中扮演男的一方;

3. T = Tomboy = 主动接触的一方;

4. P = 被动接触的一方。

什么是量子力学的不稳定性?

什么是量子力学的不稳定性?

这个叫做不确定性原理,具体是这样

假设我们要观测一个粒子,我们就要通过发射一定频率的光到粒子上,而我们用来观测粒子的光的波长越长,则频率越低,它干涉粒子的速度越小,但它的位置可以在波的一个波长之间的任意一个位置,因此它相对于波长短的来说,它位置的不确定性越大,速度的不确定性越小.同样,波长短的反之.也就是说不可能同时精确地确定一个粒子的位置和速度.

其满足 △x△p≥h/4π 其中△x是位置的不确定量,△p是在x方向上动量的不确定量,h是普朗克常数.

什么叫热力学和动力学的不稳定性?

热力学不稳定是指对化学反应过程生成的过渡态或者中间体,或者说是生成的一种物质,其能量是较高的,或者说化学位较高,有自发的继续发生反应继续转化的趋势,那么热力学上来说就是不稳定的。

动力学不稳定是指对于能够发生的化学反应,其反应速率在宏观上是比较快的。

热力学稳定性关注的是生成的物质能不能转化成其他物质,有没有自发反应的趋势。动力学稳定性主要关注热力学不稳定的过程中,反应的速率问题。也就是说热力学不稳定的体系是有发生反应的可能的,但是反应的速率可以很慢,这样来说就是动力学稳定的,否则就是动力学不稳定的。

量子力学的!

j=5,4,3,2,1 j=j1+j2, ....|j1-j2|

j=5 m=±5,±4,±3,±2,±1,0

j=4, m=±4,±3,±2,±1,0

j=3 m=±3,±2,±1,0

j=2 m=±2,±1,0

j=1 m=±1,0

量子力学的定义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是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量子力学不仅是近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而且在化学等有关学科和许多近代技术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量子力学的lsp是什么?

你是说表征原子态那个角动量:1s 2p 3d那个么?

代表角动量的,s就是l=0,p是l=1,d是l=2

懂量子力学的进

干涉与衍射的定义.

干涉:两列频率相同的光相遇时发生叠加,在某些区域总加强,而另外一些区域总减弱,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或者彩色条纹.

干涉的条件是两列光频率相同,相差恒定.

涉射: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小孔时,光将偏离直线传播的途径,而绕到障碍物后面传播的现象.

衍射的条件是:在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可以跟光的波长相比,甚至比光的波长还要小的时候,就会出现明显的衍射现象.

从以上的明确分析可以看出来,

1.阳光下茂密的树阴下地面上的圆形亮斑.属于阳光经过干涉后产生的现象,

2.透过树叶缝隙,观看太阳呈现的彩色光环属于衍射现象.

衍射和反射是不一样的……看定义

德布罗意意识到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应该推广到一切物质粒子,特别是光子。1923年9月到10月,他连续发表了三篇论文,提出了电子也是一种波的理论,并引入了“驻波”的概念描述电子在原子中呈非辐射的静止状态。驻波与在湖面上或线上移动的行波相对,吉它琴弦上的振动就是一种驻波。这样就可以用波函数的形式描绘出电子的位置。不过它给出的不是我们熟悉的确定的量,而是统计上的“分布概率”,它很好地反映了电子在空间的分布和运行状况。德布罗意还预言电子束在穿过小孔时也会发生衍射现象。1924年,他写出博士论文“关于量子理论的研究”,更系统地阐述了物质波理论,爱因斯坦对此十分赞赏。不出几年,实验物理学家真的观测到了电子的衍射现象,证实了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的存在

现代量子力学 高等量子力学的区别

现代量子力学基本就是量子力学,高等量子力学包含了相对论量子力学等普通量子力学没有的内容,普通量子力学无需考虑温度效应和场的量子化,高等量子力学需要考虑

什么是量子力学的弦理论?

弦理论,就是几个理论物理学家发现量子的运动方式可以由一个n元方程组(n有二十六个,十个,十个之说等等,对应玻色二十六弦理论,两种M弦理论)完全表示出,并由此推论出,量子是在一个n维空间中运动的个学说。

解释的话...

这只是合理推论而已。(因此有关于弦理论是不是门科学争论没停过...)

我们知道,一维,也就是线上运动的物体,我们可以用一个量方程来表示其运动状态。(请联想小学的数轴)

任意二位上运动的物体,我们可以由两个量方程组表示其运动状态。(请联想初中的平面坐标系)

任意三维上运动的物体,我们可以用三个量的方程组表示其运动状态。(联想高中立体几何)

于是我们就想,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由n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完全表达表达,是不是这个物体就是在n维空间运动。

最初的玻色理论就是建立在一个一个二十五维的方程组上的,后来发现最少可以简化到十一个,所以就有了现在的十一维M弦理论。

我不是物理的,我是学材料的,理论物理只是爱好而已,我们学校是一个工科大学,我找不到什么好老师,所以只有找资料自己理解...会有很多谬误吧。

量子力学的由来?

建议你看下《量子力学史话》,写得非常好

:wenku../view/18c336051755270722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