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知识 > 悦山碧螺春

悦山碧螺春

推荐人: 来源: 秒知社 阅读: 1.04W 次

悦山碧螺春

悦山碧螺春是中国著名的绿茶品种之一,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横塘山区域。其特点是色泽绿中透黄,香气清新高雅,口感鲜爽且回甘持久。悦山碧螺春选用油绿色、细嫩、匀整的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经过采摘、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精制而成。它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享有“碧绿皎洁,清雅不浊”之美誉。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碧螺春介绍

碧螺春介绍: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是中国的名茶。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

碧螺春的资料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洞庭分东、西两山,洞庭东山是宛如一个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洞庭西山是一个屹立在湖中的岛屿。两山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5~16.5°C,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加之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

碧螺春属于绿茶类。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洞庭东、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汤清、味醇,是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从此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

洞庭碧螺春产区是我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风,一片片浓荫如伞的果树,蔽覆霜雪,掩映秋阳。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说:“茶园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 茶树、果树相间种植,令碧螺春茶独具天 然茶香果味,品质优异。其成品茶外形紧密,条索纤细,嫩绿隐翠,清香幽雅,鲜爽生津,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柔匀,饮后回甘。

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为贡品。适合用于家庭办公用茶。

[编辑本段]【历史和传说】

洞庭碧螺春是我国名茶的珍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中外。碧螺春始于何时,名称由来,说法颇多。据清代《野史大观》(卷一)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土人称曰:‘吓煞人香’。康熙己卯......抚臣朱荦购此茶以进......,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曰碧螺春。自地方有司,岁必采办进奉矣。”又据相传,明朝期间,宰相王鳌,是东后山陆巷人,“碧螺春”名称系他所题。又据《随见录》载“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细,味甚甘香,俗称‘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 碧螺春’”。 若以此为实,则碧螺春茶应始于明朝,在乾隆下江南之前就已名声显赫了。也有人认为:碧螺春是因形状卷曲如螺,色泽碧绿,采于早春而得名。据《苏州府志》载:“洞庭东山碧螺石壁,产野茶几株,每岁土人持筐采归,未见其异。康熙某年,按候采者,如故,而叶较多,因置怀中,茶得体温,异香突发。采茶者争呼:吓煞人香!茶遂以此得名。”

又据清代王应奎《柳南随笔》记载:清圣祖康熙皇帝,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春,第三次南巡车驾幸太湖。巡抚宋荦从当地制茶高手朱正元处购得精制的“吓煞人香”进贡,帝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日“碧螺春”。这即是碧螺春雅名由来的故事之一。后人评曰,此乃康熙帝取其色泽碧绿,卷曲似螺,春时采制,又得自洞庭碧螺峰等特点,钦赐其美名。从此碧螺春遂闻名于世,成为清宫的贡茶了。

碧螺春雅名的传说

碧螺春茶名之由来,还有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云昔年,在太湖的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位勤劳、善良的孤女,名叫碧螺。碧螺生得美丽、聪慧,喜欢唱歌,且有一副圆润清亮的嗓子,她的歌声,如行云流水般的优美清脆,山乡里的人都喜欢听她唱歌。而与隔水相望的洞庭东山上,有一位青年渔民,名为阿祥。阿祥为人勇敢、正直,又乐于助人,在吴县洞庭东、西山一带方圆数十里的人们都很敬佩他。而碧螺姑娘那悠扬宛转的歌声,常常飘入正在太湖上打鱼的阿祥耳中,阿祥被碧螺的优美歌声所打动,于是默默地产生了倾慕之情,却无由相见。

在某年的早春里有一天,太湖里突然跃出一条恶龙,蟠居湖山,强使人们在西洞庭山上为其立庙,且要每年选一少女为其做“太湖夫人”。太湖人民不应其所求,恶龙乃扬言要荡平西山,劫走碧螺。阿祥闻讯怒火中烧,义愤填膺,为保卫洞庭乡邻与碧螺的安全,维护太湖的平静生活,阿祥趁更深夜静之时潜游至西洞庭,手执利器与恶龙交战,连续大战七个昼夜,阿祥与恶龙俱负重伤,倒卧在洞庭之滨。乡邻们赶到湖畔,斩除了恶龙;将已身负重伤,倒在血泊中的降龙英雄——阿祥救回了村里,碧螺为了报答救命之恩,要求把阿祥抬到自己家里,亲自护理,为他疗伤。阿祥因伤势太重,已处于昏迷垂危之中。

一日,碧螺为寻觅草药,来到阿祥与恶龙交战的流血处,猛可发现生出了一株小茶树,枝叶繁茂。为纪念阿祥大战恶龙的功绩,碧螺便将这株小茶树移植于洞庭山上并加以精心护理。在清明刚过,那株茶树便吐出了鲜嫩的芽叶,而阿祥的身体却日渐衰弱,汤药不进。碧螺在万分焦虑之中,陡然想到山上那株以阿祥的鲜血育成的茶树,于是她跑上山去,以口衔茶芽,泡成了翠绿清香的茶汤,双手捧给阿祥饮尝,阿祥饮后,精神顿爽。碧螺从阿祥那则毅而苍白的脸上第一次看到了笑容,她的心里充满了喜悦和欣慰。当阿祥问及是从哪里采来的“仙茗”时,碧螺将实情告诉了阿祥。阿祥和碧螺的心里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于是碧螺每天清晨上山,将那饱含晶莹露珠的新茶芽以口衔回,揉搓焙干,泡成香茶,以饮阿祥。阿祥的身体渐渐复原了;可是碧螺却因天天衔茶,以至情相报阿祥,渐渐失去了原气,终于憔悴而死。

阿祥万没想到,自己得救了,却失去了美丽善良的碧螺,悲痛欲绝,遂与众乡邻将碧螺共葬于洞庭山上的茶树之下,为告慰碧螺的芳魂,于是就把这株奇异的茶树称之为碧螺茶。后人每逢春时采自碧螺茶树上的芽叶而制成的茶叶,其条索纤秀弯曲似螺,色泽嫩绿隐翠,清香幽雅,汤色清澈碧绿;洞庭太湖虽历经沧桑,但那以阿祥的斑斑碧血和碧螺的一片丹心孕育而生的碧螺春茶,却仍是独具幽香妙韵永惠人间的。

茶史追溯

碧螺春乃茶中珍品,以"形美、色艳、香高、味醇"闻名中外。唐陆羽《茶经》"茶之出"中曾提到:"苏州长州生洞庭山"。据《随见录》载:"洞庭山有茶,微似芥茶而细,味甚甘香,俗呼为'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又有说是清康熙帝因嫌"吓煞人"不雅,改名为"碧螺春",并列为贡品。又据清未震钧所著《茶说》载:"茶以碧萝(螺)春为上,不易得,则苏之天池,次则龙井;岕茶稍粗......次六安之青者。"

碧螺春如今属全国十大名茶之一,1954年,周总理曾携带2斤"东山西坞村碧螺春"茶叶赴日内瓦参加会议。

名茶鉴赏

碧螺春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清香淡雅、鲜醇甘厚、回味绵长,其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当地茶农对碧螺春描述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品赏碧螺春是一件颇有情趣的事。品饮时,先取茶叶放入透明玻璃杯中,以少许开水浸润茶叶,待茶叶舒展开后,再将杯斟满。一时间杯中犹如雪片纷飞,只见"白云翻滚,雪花飞舞",观之赏心悦目,闻之清香袭人,端在手中,顿感其贵如珍,宛如高级工艺品,令人爱不释手。

茶联,茶诗,茶词为证

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醉。

洞庭帝了春长恨,二千年来茶更香。

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碧螺春

清·陈康祺

从来隽物有嘉名,物以名传愈自珍。

梅盛每称香雪海,茶尖争说碧螺春。

已知焙制传三地,喜得揄扬到上京。

吓煞人香原夸语,还须早摘趁春分。

碧 螺 春

清·梁同书

此茶自昔知者稀,精气不关火焙足。

蛾眉十五采摘时,一抹酥胸蒸绿玉。

纤衫不惜春雨干,满盏真成乳花馥。

碧 螺 春

现代·田汉

更无天堑能防越,何处桃源可避秦?

只愿涛平风定日,扁舟重品碧螺春。

碧 螺 春

现代·周瘦鹃

及时品茗未为奢,携侣招邀共品茶。

都道狮峰无此味,舌端似放妙莲花。

如梦令( 清·吴伟业)

镇日莺愁燕懒,遍地落红谁管?

睡起热沉香,小饮碧螺春碗。

帘卷,帘卷,一任柳丝风软。

说明:吴伟业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此词的发现表明,早在康熙帝赐名(1699年)之前的几十年前,碧螺春之名已经在民间流传开来,只不过尚未闻名天下。

[编辑本段]【种植和采摘过程】

碧螺春采制技艺高超,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可见茶叶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细嫩的芽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优越的环境条件,加之优质的鲜叶原料,为碧螺春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采回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通常拣剔一公斤芽叶,需费工2~4小时。其实,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编辑本段]【制做工艺】

杀青: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揉捻: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搓团显毫: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烘干: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炒制特点: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

[编辑本段]【品级】

最新国家标准碧螺春茶分为五级:分别为特二级、特一级、特级、一级、二级 。炒制锅温、投叶量、用力程度,随级别降低而增加。即级别低锅温高,投叶量多,做形时用力较重。

碧螺春的品质优异,据清末震钧(1857~1918年)所著《茶说》中道:“茶以碧萝(螺)春为上,不易得,则苏之天池,次则龙井;岕茶稍粗......次六安之青者(今六安瓜片)”。可见,碧螺春在历史上就荣以为冠。其品质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甘厚,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当地茶农对碧螺春描述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编辑本段]【鉴别方法】

有专家提醒,颜色是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颜色越绿并不意味着茶叶品质越好,市民在分辨真假碧螺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看外观色泽:没有加色素的碧螺春色泽比较柔和鲜艳,加色素的碧螺春看上去颜色发黑,发绿、发青、发暗。

看茶汤色泽:把碧螺春用开水冲泡后,没有加色素的颜色看上去比较柔亮、鲜艳,加色素的看上去比较黄暗,像陈茶的颜色一样。

专家补充,如果是着色的碧螺春,它的绒毛多是绿色的,是被染绿了的效果。而真的碧螺春应是满皮白毫,有白色的小绒毛。

[编辑本段]【沏泡方法】

水以初沸为上,水沸之后,用沸水烫杯,让茶盅有热气,以先发茶香。因为碧螺春的茶叶带毛,要用沸水初泡,泡后毛从叶上分离,浮在水上,把第一泡茶水倒去,第二泡才是可口的碧螺春,但最好的茶是第三次泡的,茶的香味才充分发挥出来。

[编辑本段]【饮用方法】

独特的沏泡方法:

1、请选择安静优雅,空气清新的环境。

2、请选用无异味洁净的茶杯茶具。

3、请选用“农夫山泉”“洞庭山”等优质矿泉水。

4、先注水后放茶叶,且严格确认在放入茶叶时注入杯中的开水已冷却至摄氏70度以下,如此您将感受到原生态碧螺春茶传说中淡泊高雅的水果香(约维持30秒后果香逐渐转为茶香,凡无水果香的碧螺春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碧螺春,因此也就成为行家鉴别标准;碧螺春茶树均应生长在果园里) ,产自不同果园的碧螺春和水温的微小差异其果香味亦不尽相同,妙趣横生。

周总理对西山碧螺春情有独钟!1972年发布《中美联合公报》,周恩来总理在上海曾请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品饮西山碧螺春,因其与众不同的沏泡方法以致卓尔不群的高雅品味,令基辛格及所有在场人士惊奇万分,赞不绝口!当碧螺春投入杯中,茶即沉底,瞬时间“白云翻滚,雪花飞舞”,清香袭人。茶在杯中,观其形,可欣赏到犹如雪浪喷珠,春染杯底,绿满晶宫的三种奇观。饮其味,头酌色淡、幽香、鲜雅;二酌翠绿、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真是其贵如珍,宛如高级工艺品,不可多得。

[编辑本段]【贮藏要求】

碧螺春贮藏条件十分讲究。传统的贮藏方法是纸包茶叶,袋装块状石灰,茶、灰间隔放置缸中,加盖密封吸湿贮藏。随着科学的发展,近年来亦有采用三层塑料保鲜袋包装,分层紧扎,隔绝空气,放在10°C以下冷藏箱或电冰箱内贮藏,久贮年余,其色、香、味犹如新茶,鲜醇爽口。

[编辑本段]【茶道】

碧螺春茶茶艺(上投法)

一、器皿选择

玻璃杯四只,电随手泡一套,木茶盘一个,茶荷一个,茶道具—套,茶池一个,茶巾—条,香炉一个,香一支。

二、基本程序

1.点香——焚香通灵

2.涤器——仙子沐浴

3.凉水——玉壶含烟

4.赏茶——碧螺亮相

5.注水——雨涨秋池

6.投茶——飞雪沉江

7.观色——春染碧水

8.闻香——绿云飘香

9.品茶——初尝玉液

10.再品——再啜琼浆

11.三品——三品醒醐

12.回味——神游三山

三、解说词

“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万里醉。”烟波浩淼的太湖包孕吴越,太湖洞庭山所产的碧螺春集吴越山水的灵气和精华于一身,是我国历史上的贡茶。新中国成立之后,被评为我国的十大名茶之——,现在就请各位嘉宾来品啜这难得的茶‘户瑰宝,并欣赏碧螺春茶茶艺。这套茶艺共十二道程序。

1.焚香通灵

我国茶人认为“茶须静品,香能通灵。”在品茶之前,首先点燃这支香,让我们的心平静下来,以便以空明虚静之心,去体悟这碧螺春中所蕴含的大自然的信息。

2.仙子沐浴

今天我们选用玻璃杯来泡茶。晶莹剔透的杯广好比是冰清玉洁的仙子,“仙子沐浴”即再清洗一次茶杯,以表示我对各位的崇敬之心。

3.玉壶含烟

冲泡碧螺春只能用80℃左右的开水,在烫洗了茶杯之后,我们不用盖上壶盖,而是敞着壶,让壶中的开水随着水汽的蒸发而自然降温。请看这壶口蒸汽氤氲,所以这道程序称之为“玉壶含烟”。

4.碧螺亮相

“碧螺亮相”即请大家传着鉴赏干茶。碧螺春有“四绝”——“形美、色艳、香浓、味醇”,赏茶是欣赏它的第一绝:“形美”。生产一斤特级碧螺春约需采摘七万个嫩芽,你看它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多像民间故事中娇巧可爱且羞答答的田螺姑娘。

5.雨涨秋池

唐代李商隐的名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个很美的意境,“雨涨秋池”向玻璃杯中注水,水只宜注到七分满,留下三分装情。

6.飞雪沉江

即用茶导将茶荷里的碧螺春依次拨到已冲了水的玻璃杯中去。满身披毫、银白隐翠的碧螺春如雪花纷纷扬扬飘落到杯中,吸收水分后即向下沉,瞬时间白云翻滚,雪花翻飞,煞是好看。

7.春染碧水

碧螺春沉入水中后,杯中的热水溶解了茶里的营养物质,逐渐变为绿色,整个茶杯好像盛满了春天的气息。

8.绿云飘香

碧绿的茶芽,碧绿的茶水,在杯中如绿云翻滚,氤氲的蒸汽使得茶香四溢,清香袭人。这道程序是闻香。

9.初尝玉液

晶饮碧螺春应趁热连续细品。头一口如尝玄玉之膏,云华之液,感到色淡、香幽、汤味鲜雅。

10.再啜琼浆

这是品第二口茶。二啜感到茶汤更绿、茶香更浓、滋味更醇,并开始感到了舌本回甘,满口生津。

11.三品醍醐

醍醐直释是奶酪。在佛教典籍中用醍醐来形容最玄妙的“法味”。品第三口茶时,我们所品到的已不再是茶,而是在品太湖春天的气息,在品洞庭山盎然的生机,在品人生的百味。

12.神游三山

古人讲茶要静品、茶要慢品、茶要细品,唐代诗人卢仝在品了七道茶之后写下了传颂千古的《茶歌》,他说:“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在品了三口茶之后,请各位嘉宾继续慢慢地自斟细品,静心去体会七碗茶之后:“清风生两腋,飘然几欲仙。神游三山去,何似在人间”的绝妙感受。

[编辑本段]【销售范围】

如今,碧螺春畅销国内各大城市和港、澳地区,远销美国、德国、比利时、新加坡等国家。碧螺春茶区每到采茶季节,春意盎然,满山苍翠,茶香百里。真是“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编辑本段]碧螺春功效

碧螺春是茉莉花茶代表产品之一,根据我国中医学及现代药理学对茶叶的保健功效研究认为:茶叶苦、甘,性凉,人心、肝、脾、肺、肾、五经。茶苦能泻下、祛燥湿、降火;甘能补益缓和;凉能清热泻火解表。茶叶含有大量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化合物。如:儿茶素、维生素C、A、咖啡碱、黄烷醇、茶多酚等,而茉莉花茶也含有大量芳香油、香叶醇、橙花椒醇、丁香酯等20多种化合物。根据茶叶独特的吸附性能和茉莉花的吐香特性,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加工窨制而成的茉莉花茶,既保持了绿茶浓郁爽口的天然茶味,又饱含茉莉花的鲜灵芳香,因此它是我国乃至全球现代最佳天然保健饮品。

《中药大辞典》中记载:茉莉花有“理气开郁、辟秽和中”的功效,并对痢疾、腹痛、结膜炎及疮毒等具有很好的消炎解毒的作用。常饮茉莉花,有清肝明目、生津止渴、祛痰治痢、通便利水、祛风解表、疗瘘、坚齿、益气力、降血压、强心、防龋防辐射损伤、抗癌、抗衰老之功效,使人延年益寿、身心健康。

碧螺春功效

茶叶成分对人体的生理、药理功效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八大保健作用:

碧螺春都有哪种,他们的口感怎么样,生长地在哪?

碧螺春以江苏省苏州太湖之滨的东.西洞庭山出的为最佳,洞庭东山是伸进太湖的半岛,洞庭西山是一个屹立在湖中的岛屿,两山气候温和,太湖水气升腾,雾气悠悠,加上土质疏松,极宜茶树生长.

碧螺春分为7级,芽叶随级逐渐增大,茸毛逐渐减少.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甘厚,汤色碧绿清流,叶底嫩绿明亮.

品饮时,采用洁净透明的玻璃杯,先冲开水后放茶,用70度-80度的开水冲泡.当碧螺春投入杯中,茶即沉底,瞬时间"白云翻滚,雪花飞舞",清香袭人.茶在杯中,观其形,可欣赏到犹如雪浪喷珠,春染杯底,绿满晶宫的三种奇观.品其味,头泡色淡,幽香,鲜雅;二泡翠绿,芬芳,味醇;三泡碧清,香郁,回甘.

有关碧螺春的知识

产于江苏省洞庭县东西山,茶树、果树相间种植,令碧螺春茶独具天 然茶香果味,品质优异。其成品茶外形紧密,条索纤细,嫩绿隐翠,清香幽雅,鲜爽生津,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柔匀,饮后回甘。

除兼具龙井茶之功用外,其提神健胃优于龙井,对上呼吸道传染病及消化道疾病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洞庭碧螺春是我国名茶的珍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中外。碧螺春始于何时,名称由来,说法颇多。据清代《野史大观》(卷一)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土人称曰:‘吓煞人香’。康熙己卯......抚臣朱荦购此茶以进......,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曰碧螺春。自地方有司,岁必采办进奉矣。”又据相传,明朝期间,宰相王鳌,是东后山陆巷人,“碧螺春”名称系他所题。又据《随见录》载“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细,味甚甘香,俗称‘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 碧螺春’”。 若以此为实,则碧螺春茶应始于明朝,在乾隆下江南之前就已名声显赫了。也有人认为:碧螺春是因形状卷曲如螺,色泽碧绿,采于早春而得名。不管碧螺春的名称由来如何,该茶历史悠久,早为贡茶是毫无疑义的了。

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洞庭分东、西两山,洞庭东山是宛如一个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洞庭西山是一个屹立在湖中的岛屿。两山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5~16.5°C,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加之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

洞庭碧螺春产区是我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风,一片片浓荫如伞的果树,蔽覆霜雪,掩映秋阳。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说:“茶园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

碧螺春采制技艺高超,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可见茶叶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细嫩的芽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优越的环境条件,加之优质的鲜叶原料,为碧螺春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采回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通常拣剔一公斤芽叶,需费工2~4小时。其实,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碧螺春炒制的特点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

杀青: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揉捻: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搓团显毫: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烘干: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碧螺春分7级,芽叶随1~7级逐渐增大,茸毛逐渐减少。炒制锅温、投叶量、用力程度,随级别降低而增加。即级别低锅温高,投叶量多,做形时用力较重。

碧螺春的品质优异,据清未震钧(1857~1918年)所著《茶说》中道:“茶以碧萝(螺)春为上,不易得,则苏之天池,次则龙井;岕茶稍粗......次六安之青者(今六安瓜片)”。可见,碧螺春在历史上就荣以为冠。其品质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甘厚,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当地茶农对碧螺春描述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品尝高级碧螺春颇有情趣。品饮时,采用洁净透明的玻璃杯,先冲开水后放茶。或用70~80°C的开水冲泡。当碧螺春投入杯中,茶即沉底,瞬时间“白云翻滚,雪花飞舞”,清香袭人。茶在杯中,观其形,可欣赏到犹如雪浪喷珠,春染杯底,绿满晶宫的三种奇观。饮其味,头酌色淡、幽香、鲜雅;二酌翠绿、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真是其贵如珍,宛如高级工艺品,不可多得。

碧螺春贮藏方法十分讲究。传统的贮藏方法是纸包茶叶,袋装块状石灰,茶、灰间隔放置缸中,加盖密封吸湿贮藏。随着科学的发展,近年来亦有采用三层塑料保鲜袋包装,分层紧扎,隔绝空气,放在10°C以下冷藏箱或电冰箱内贮藏,久贮年余,其色、香、味犹如新茶,鲜醇爽口。

如今,碧螺春畅销国内各大城市和港、澳地区,远销美国、德国、比利时、新加坡等国家。碧螺春茶区每到采茶季节,春意盎然,满山苍翠,茶香百里。真是“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http://luxury.china.com/zh_cn/food/tea/11036412/20050823/12594378.html

碧螺春雅名之由来

凡是品饮过碧螺春的人,都会十分赞赏它的嫩绿隐翠,叶底柔匀,清香幽雅,鲜爽生津的绝妙韵味。但鲜为人知的是其名之来历,还有两个逸闻趣事呢。据《苏州府志》载:“洞庭东山碧螺石壁,产野茶几株,每岁土人持筐采归,未见其异。康熙某年,按候采者,如故,而叶较多,因置怀中,茶得体温,异香突发。采茶者争呼:吓煞人香!茶遂以此得名。”

又据清代王彦奎《柳南随笔》记载:清圣祖康熙皇帝,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春,第三次南巡车驾幸太湖。巡抚宋荦从当地制茶高手朱正元处购得精制的“吓煞人香”进贡,帝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日“碧螺春”。这即是碧螺春雅名由来的故事之一。后人评曰,此乃康熙帝取其色泽碧绿,卷曲似螺,春时采制,又得自洞庭碧螺峰等特点,钦赐其美名。从此碧螺春遂闻名于世,成为清宫的贡茶了。

碧螺春茶名之由来,还有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云昔年,在太湖的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位勤劳、善良的孤女,名叫碧螺。碧螺生得美丽、聪慧,喜欢唱歌,且有一副圆润清亮的嗓子,她的歌声,如行云流水般的优美清脆,山乡里的人都喜欢听她唱歌。而与隔水相望的洞庭东山上,有一位青年渔民,名为阿祥。阿祥为人勇敢、正直,又乐于助人,在吴县洞庭东、西山一带方圆数十里的人们都很敬佩他。而碧螺姑娘那悠扬宛转的歌声,常常飘入正在太湖上打鱼的阿祥耳中,阿祥被碧螺的优美歌声所打动,于是默默地产生了倾慕之情,却无由相见。

在某年的早春里有一天,太湖里突然跃出一条恶龙,蟠居湖山,强使人们在西洞庭山上为其立庙,且要每年选一少女为其做“太湖夫人”。太湖人民不应其所求,恶龙乃扬言要荡平西山,劫走碧螺。阿祥闻讯怒火中烧,义愤填膺,为保卫洞庭乡邻与碧螺的安全,维护太湖的平静生活,阿祥趁更深夜静之时潜游至西洞庭,手执利器与恶龙交战,连续大战七个昼夜,阿祥与恶龙俱负重伤,倒卧在洞庭之滨。乡邻们赶到湖畔,斩除了恶龙;将已身负重伤,倒在血泊中的降龙英雄——阿祥救回了村里,碧螺为了报答救命之恩,要求把阿祥抬到自己家里,亲自护理,为他疗伤。阿祥因伤势太重,已处于昏迷垂危之中。

一日,碧螺为寻觅草药,来到阿祥与恶龙交战的流血处,猛可发现生出了一株小茶树,枝叶繁茂。为纪念阿祥大战恶龙的功绩,碧螺便将这株小茶树移植于洞庭山上并加以精心护理。在清明刚过,那株茶树便吐出了鲜嫩的芽叶,而阿祥的身体却日渐衰弱,汤药不进。碧螺在万分焦虑之中,陡然想到山上那株以阿祥的鲜血育成的茶树,于是她跑上山去,以口衔茶芽,泡成了翠绿清香的茶汤,双手捧给阿祥饮尝,阿祥饮后,精神顿爽。碧螺从阿祥那则毅而苍白的脸上第一次看到了笑容,她的心里充满了喜悦和欣慰。当阿祥问及是从哪里采来的“仙茗”时,碧螺将实情告诉了阿祥。阿祥和碧螺的心里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于是碧螺每天清晨上山,将那饱含晶莹露珠的新茶芽以口衔回,揉搓焙干,泡成香茶,以饮阿祥。阿祥的身体渐渐复原了;可是碧螺却因天天衔茶,以至情相报阿祥,渐渐失去了原气,终于憔悴而死。

阿祥万没想到,自己得救了,却失去了美丽善良的碧螺,悲痛欲绝,遂与众乡邻将碧螺共葬于洞庭山上的茶树之下,为告慰碧螺的芳魂,于是就把这株奇异的茶树称之为碧螺茶。后人每逢春时采自碧螺茶树上的芽叶而制成的茶叶,其条索纤秀弯曲似螺,色泽嫩绿隐翠,清香幽雅,汤色清澈碧绿;洞庭太湖虽历经沧桑,但那以阿祥的斑斑碧血和碧螺的一片丹心孕育而生的碧螺春茶,却仍是独具幽香妙韵永惠人间的。

http://gb.chinabroadcast.cn/3601/2004/12/13/[email protected]

碧螺春,又名洞庭碧螺春,为绿茶中珍品。产于江苏省吴县洞庭东、西山。关于该茶名之来历,清代陈康棋《郎潜纪闻》卷五云:“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岁产野茶数株,土人称曰‘吓杀人香’。康熙己卯(康熙三十八年,1699),车驾幸太湖,抚臣宋荦购此茶以进。上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曰:‘碧螺春’。自是地方有司,岁必采办矣。”关于茶名来历除康熙皇帝巡幸太湖时钦赐之外,亦有传说在明代时已有碧螺春茶名了。又一妙解是取其色泽碧绿,卷曲似螺,春时采制,又得自碧螺峰等特点,定命为碧螺春。该茶历史悠久,清代康熙年间,即已为成宫廷贡茶了。

碧螺春,茶产区洞庭东、西山在吴县西南,万倾碧波的太湖东南部水域,东山为半岛连接陆地;西山则是屹立于太湖之中的岛屿。气候温和,年均气温在15.5℃—16.5℃,降水量在1200~1500毫米,太湖上空,云蒸雾蔚,空气清新湿润,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土质疏松肥沃,实乃天然的宜茶之地。主产区分布于洞庭东山的杨湾、前山的涧桥、俞坞、湖湾与后山的尚绵、屯湾等四个乡的18个村。东山乡尚绵村尚保留一株古茶树,围径36厘米,树幅3米余,高4.5米,树令约300余年。吴县东山镇与西山镇的茶农,具有丰富的培育茶树经验,把茶树与枇杷、杨梅、柑桔等20余种果树相间种植,生态环境协调,桃、李、梅、白果、石榴等果树,既可为茶树挡风蔽雪,掩映骄阳;又能使茶果树根脉相通,枝叶相袭,茶吸果香,花窨茶味——这也许是碧螺春茶独具天然花香果味优异品质的奥妙所在。

采制工艺与茶质:每年三月下旬至四月中旬,茶芽长至1—2厘米时,采摘嫩梢初展一芽一叶(俗称一旗一),叶的背面密生茸毛,长约500~700微米,肉眼可见。所采的鲜叶越幼嫩,制成干茶后白毫越多,品质越佳。嫩叶经拣剔、杀青、揉捻、搓团、干燥等工序,全部由手工操作。一斤干茶约有6万余片嫩叶,分4锅焙炒,每锅约用45分钟。经各道工序精心制作的碧螺春茶,成品外形紧密,条索纤细,嫩绿隐翠,清香幽雅,鲜爽生津,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柔匀,饮后回甘。冲泡时应注意先注沸水于杯,稍后再投茶叶于杯,让其徐徐下沉,或用80℃的开水冲泡,茗饮者可在瞬息之间,领略杯中那种雪花飞舞,芽叶舒展,春满晶宫,清香袭人的奇观神韵,那真是赏心悦目,妙不可言!

碧螺春茶,于1982、1986、1990年商业部分别在长沙、广州与河南信阳市召开的三届全国名茶评比会上,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优质名茶。目前国内销于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共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http://www.ndcnc.gov.cn/datalib/2002/Food/DL/DL-167124

参考资料:http://luxury.china.com/zh_cn/food/tea/11036412/20050823/12594378.html

碧螺春要怎么泡才好?

“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万里醉。”太湖洞庭山所产的碧螺春是中国历史上的贡茶,被评为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洞庭分东、西两山,洞庭东山是宛如一个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洞庭西山是一个屹立在湖中的岛屿。两山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5~16.5°C,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加之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

洞庭碧螺春产区是中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风,一片片浓荫如伞的果树,蔽覆霜雪,掩映秋阳。茶树、果树枝丫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说:“茶园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茶树、果树相间种植,令碧螺春茶独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质优异。其成品茶外形紧密,条索纤细,嫩绿隐翠,清香幽雅,鲜爽生津,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柔匀,饮后回甘。

历史渊源

洞庭碧螺春是中国名茶的珍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中外。碧螺春始于何时,名称由来,说法颇多。据清代《野史大观》(卷一) 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土人称曰:‘吓煞人香’。康熙己卯……抚臣朱荦购此茶以进……,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曰碧螺春。自地方有司,岁必采办进奉矣。”又据相传,明朝期间,宰相王鳌,是东后山陆巷人,“碧螺春”名称系他所题。又据《随见录》载“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细,味甚甘香,俗称‘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若以此为实,则碧螺春茶应始于明朝,在乾隆下江南之前就已名声显赫了。也有人认为:碧螺春是因形状卷曲如螺,色泽碧绿,采于早春而得名。据《苏州府志》载:“洞庭东山碧螺石壁,产野茶几株,每岁土人持筐采归,未见其异。康熙某年,按候采者,如故,而叶较多,因置怀中,茶得体温,异香突发。采茶者争呼:吓煞人香!茶遂以此得名。”

又据清代王应奎《柳南随笔》记载:清圣祖康熙皇帝,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春,第三次南巡车驾幸太湖。巡抚宋荦从当地制茶高手朱正元处购得精制的“吓煞人香”进贡,帝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日“碧螺春”。这即是碧螺春雅名由来的故事之一。后人评曰,此乃康熙帝取其色泽碧绿,卷曲似螺,春时采制,又得自洞庭碧螺峰等特点,钦赐其美名。从此碧螺春遂闻名于世,成为清宫的贡茶了。

采制

碧螺春采制技艺高超,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可见茶叶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细嫩的芽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优越的环境条件,加之优质的鲜叶原料,为碧螺春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采回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通常拣剔一公斤芽叶,需费工2~4小时。其实,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制做工艺

杀青: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揉捻: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搓团显毫: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烘干: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炒制特点

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

品级

碧螺春分7级,芽叶随1~7级逐渐增大,茸毛逐渐减少。炒制锅温、投叶量、用力程度,随级别降低而增加。即级别低锅温高,投叶量多,做形时用力较重。

碧螺春的品质优异,据清末震钧(1857~1918年)所著《茶说》中道:“茶以碧萝(螺)春为上,不易得,则苏之天池,次则龙井;岕茶稍粗……次六安之青者(今六安瓜片)”。可见,碧螺春在历史上就荣以为冠。其品质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甘厚,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当地茶农对碧螺春描述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品尝与使用

品尝高级碧螺春颇有情趣。品饮时,采用洁净透明的玻璃杯,先冲开水后放茶。或用70~80°C的开水冲泡。当碧螺春投入杯中,茶即沉底,瞬时间 “白云翻滚,雪花飞舞”,清香袭人。茶在杯中,观其形,可欣赏到犹如雪浪喷珠,春染杯底,绿满晶宫的三种奇观。饮其味,头酌色淡、幽香、鲜雅;二酌翠绿、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真是其贵如珍,宛如高级工艺品,不可多得。

新茶并非越新越好,喝法不当易伤肠胃,由于新茶刚采摘回来,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这些物质对健康人群并没有多少影响,但对胃肠功能差,尤其本身就有慢性胃肠道炎症的病人来说,这些物质就会刺激胃肠黏膜,原本胃肠功能较差的人更容易诱发胃病。因此新茶不宜多喝,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不要喝。

此外,新茶中还含有较多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质,这些物质还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有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应适量饮用,而且不宜在睡前或空腹时饮用。正确方法是放置半个月以后才可能使用。

贮藏

碧螺春贮藏方法十分讲究。传统的贮藏方法是纸包茶叶,袋装块状石灰,茶、灰间隔放置缸中,加盖密封吸湿贮藏。随着科学的发展,近年来亦有采用三层塑料保鲜袋包装,分层紧扎,隔绝空气,放在10°C以下冷藏箱或电冰箱内贮藏,久贮年余,其色、香、味犹如新茶,鲜醇爽口。

销售

如今,碧螺春畅销国内各大城市和港、澳地区,远销美国、德国、比利时、新加坡等国家。碧螺春茶区每到采茶季节,春意盎然,满山苍翠,茶香百里。真是“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碧螺春茶茶艺(上投法)

一、器皿选择

玻璃杯四只,电随手泡一套,木茶盘一个,茶荷一个,茶道具—套,茶池一个,茶巾—条,香炉一个,香一支。

二、基本程序

1.点香——焚香通灵

2.涤器——仙子沐浴

3.凉水——玉壶含烟

4.赏茶——碧螺亮相

5.注水——雨涨秋池

6.投茶——飞雪沉江

7.观色——春染碧水

8.闻香——绿云飘香

9.品茶——初尝玉液

10.再品——再啜琼浆

11.三品——三品醒醐

12.回味——神游三山

三、解说词

“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万里醉。”烟波浩淼的太湖包孕吴越,太湖洞庭山所产的碧螺春集吴越山水的灵气和精华于一身,是中国历史上的贡茶。现在就请各位嘉宾来品啜这难得的茶‘户瑰宝,并欣赏碧螺春茶茶艺。这套茶艺共十二道程序。

1.焚香通灵

中国茶人认为“茶须静品,香能通灵。”在品茶之前,首先点燃这支香,让我们的心平静下来,以便以空明虚静之心,去体悟这碧螺春中所蕴含的大自然的信息。

2.仙子沐浴

今天我们选用玻璃杯来泡茶。晶莹剔透的杯广好比是冰清玉洁的仙子,“仙子沐浴”即再清洗一次茶杯,以表示我对各位的崇敬之心。

3.玉壶含烟

冲泡碧螺春只能用80℃左右的开水,在烫洗了茶杯之后,我们不用盖上壶盖,而是敞着壶,让壶中的开水随着水汽的蒸发而自然降温。请看这壶口蒸汽氤氲,所以这道程序称之为“玉壶含烟”。

4.碧螺亮相

“碧螺亮相”即请大家传着鉴赏干茶。碧螺春有“四绝”——“形美、色艳、香浓、味醇”,赏茶是欣赏它的第一绝:“形美”。生产一斤特级碧螺春约需采摘七万个嫩芽,你看它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多像民间故事中娇巧可爱且羞答答的田螺姑娘。

5.雨涨秋池

唐代李商隐的名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个很美的意境,“雨涨秋池”向玻璃杯中注水,水只宜注到七分满,留下三分装情。

6.飞雪沉江

即用茶导将茶荷里的碧螺春依次拨到已冲了水的玻璃杯中去。满身披毫、银白隐翠的碧螺春如雪花纷纷扬扬飘落到杯中,吸收水分后即向下沉,瞬时间白云翻滚,雪花翻飞,煞是好看。

7.春染碧水

碧螺春沉入水中后,杯中的热水溶解了茶里的营养物质,逐渐变为绿色,整个茶杯好像盛满了春天的气息。

8.绿云飘香

碧绿的茶芽,碧绿的茶水,在杯中如绿云翻滚,氤氲的蒸汽使得茶香四溢,清香袭人。这道程序是闻香。

9.初尝玉液

晶饮碧螺春应趁热连续细品。头一口如尝玄玉之膏,云华之液,感到色淡、香幽、汤味鲜雅。

10.再啜琼浆

这是品第二口茶。二啜感到茶汤更绿、茶香更浓、滋味更醇,并开始感到了舌本回甘,满口生津。

11.三品醍醐

醍醐直释是奶酪。在佛教典籍中用醍醐来形容最玄妙的“法味”。品第三口茶时,我们所品到的已不再是茶,而是在品太湖春天的气息,在品洞庭山盎然的生机,在品人生的百味。

12.神游三山

古人讲茶要静品、茶要慢品、茶要细品,唐代诗人卢仝在品了七道茶之后写下了传颂千古的《茶歌》,他说:“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在品了三口茶之后,请各位嘉宾继续慢慢地自斟细品,静心去体会七碗茶之后:“清风生两腋,飘然几欲仙。神游三山去,何似在人间”的绝妙感受。

碧螺春雅名的传说

碧螺春茶名之由来,还有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云昔年,在太湖的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位勤劳、善良的孤女,名叫碧螺。碧螺生得美丽、聪慧,喜欢唱歌,且有一副圆润清亮的嗓子,她的歌声,如行云流水般的优美清脆,山乡里的人都喜欢听她唱歌。而与隔水相望的洞庭东山上,有一位青年渔民,名为阿祥。阿祥为人勇敢、正直,又乐于助人,在吴县洞庭东、西山一带方圆数十里的人们都很敬佩他。而碧螺姑娘那悠扬宛转的歌声,常常飘入正在太湖上打鱼的阿祥耳中,阿祥被碧螺的优美歌声所打动,于是默默地产生了倾慕之情,却无由相见。

在某年的早春里有一天,太湖里突然跃出一条恶龙,蟠居湖山,强使人们在西洞庭山上为其立庙,且要每年选一少女为其做“太湖夫人”。太湖人民不应其所求,恶龙乃扬言要荡平西山,劫走碧螺。阿祥闻讯怒火中烧,义愤填膺,为保卫洞庭乡邻与碧螺的安全,维护太湖的平静生活,阿祥趁更深夜静之时潜游至西洞庭,手执利器与恶龙交战,连续大战七个昼夜,阿祥与恶龙俱负重伤,倒卧在洞庭之滨。乡邻们赶到湖畔,斩除了恶龙;将已身负重伤,倒在血泊中的降龙英雄 ——阿祥救回了村里,碧螺为了报答救命之恩,要求把阿祥抬到自己家里,亲自护理,为他疗伤。阿祥因伤势太重,已处于昏迷垂危之中。

一日,碧螺为寻觅草药,来到阿祥与恶龙交战的流血处,猛可发现生出了一株小茶树,枝叶繁茂。为纪念阿祥大战恶龙的功绩,碧螺便将这株小茶树移植于洞庭山上并加以精心护理。在清明刚过,那株茶树便吐出了鲜嫩的芽叶,而阿祥的身体却日渐衰弱,汤药不进。碧螺在万分焦虑之中,陡然想到山上那株以阿祥的鲜血育成的茶树,于是她跑上山去,以口衔茶芽,泡成了翠绿清香的茶汤,双手捧给阿祥饮尝,阿祥饮后,精神顿爽。碧螺从阿祥那则毅而苍白的脸上第一次看到了笑容,她的心里充满了喜悦和欣慰。当阿祥问及是从哪里采来的“仙茗”时,碧螺将实情告诉了阿祥。阿祥和碧螺的心里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于是碧螺每天清晨上山,将那饱含晶莹露珠的新茶芽以口衔回,揉搓焙干,泡成香茶,以饮阿祥。阿祥的身体渐渐复原了;可是碧螺却因天天衔茶,以至情相报阿祥,渐渐失去了原气,终于憔悴而死。

阿祥万没想到,自己得救了,却失去了美丽善良的碧螺,悲痛欲绝,遂与众乡邻将碧螺共葬于洞庭山上的茶树之下,为告慰碧螺的芳魂,于是就把这株奇异的茶树称之为碧螺茶。后人每逢春时采自碧螺茶树上的芽叶而制成的茶叶,其条索纤秀弯曲似螺,色泽嫩绿隐翠,清香幽雅,汤色清澈碧绿;洞庭太湖虽历经沧桑,但那以阿祥的斑斑碧血和碧螺的一片丹心孕育而生的碧螺春茶,却仍是独具幽香妙韵永惠人间的。

茶史追溯

碧螺春乃茶中珍品,以"形美、色艳、香高、味醇"闻名中外。唐陆羽《茶经》"茶之出"中曾提到:"苏州长州生洞庭山"。据《随见录》载:"洞庭山有茶,微似芥茶而细,味甚甘香,俗呼为’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又有说是清康熙帝因嫌"吓煞人"不雅,改名为"碧螺春",并列为贡品。又据清未震钧所著《茶说》载:"茶以碧萝(螺)春为上,不易得,则苏之天池,次则龙井;岕茶稍粗......次六安之青者。"

碧螺春如今属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54年,周总理曾携带2斤"东山西坞村碧螺春"茶叶赴日内瓦参加会议。

名茶鉴赏

碧螺春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清香淡雅、鲜醇甘厚、回味绵长,其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当地茶农对碧螺春描述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品赏碧螺春是一件颇有情趣的事。品饮时,先取茶叶放入透明玻璃杯中,以少许开水浸润茶叶,待茶叶舒展开后,再将杯斟满。一时间杯中犹如雪片纷飞,只见"白云翻滚,雪花飞舞",观之赏心悦目,闻之清香袭人,端在手中,顿感其贵如珍,宛如高级工艺品,令人爱不释手。

茶联为证:

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醉。

洞庭帝了春长恨,二千年来茶更香。

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怎么区分碧螺春茶的等级,还有怎么区分新茶和老茶,谢谢各位了啊

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银芽显露,一芽一叶,茶叶总长度为1.5厘米,牙为白毫卷曲形,叶为卷曲清绿色,叶底幼嫩,均匀明亮。假茶为一芽二叶,芽叶长度不齐,呈。

新茶是指刚上市的茶叶或是当年的茶叶,这种茶叶以最早上市、品质鲜嫩者为佳。陈茶,是指存放1-2年以上的茶叶。一般人们都喜欢饮用新茶,这不仅是因为新茶汤色艳味香,而且营养价值也高。鉴别新陈茶,主要可以色香味和含水量两方面入手。

(1)色香味:新茶的色、香、味均佳,给人以新鲜爽口的感觉,饮后使人心旷神怡、心情舒畅。陈茶色泽呈暗绿色或暗褐色,汤色暗、枯黄、透析度降低、香气低沉,并产生一种令人不快的老化味,即人们常说的“陈味”。茶叶的陈味,是其类脂成分发生水解和氧化的结果;陈茶香气消失,是由于茶叶中芳香物质已挥发掉,以及不饱和成分被氧化所致;陈茶汤色变深变暗,是由于茶中的氨基酸和糖分发生褐变所应的结果;陈茶汤透析度降低,是茶中的茶黄素被进一步氧化聚合的结果。

(2)含水量:只要用手指捏一捏,已能很简单地鉴别新陈茶。新茶一般含水量较低,在正常情况下含水7%以下,茶叶条索疏松,质硬而脆,用手指轻轻一捏成粉末状。陈茶因存放时间过长,经久吸湿,一般含水量都比较高,茶叶湿软而重,用手指捏不成粉末状,茶梗也不易折断;同时,当茶的含水量超过10%时,不但会失去茶叶原有的色、香、味,而且很容易发霉变质,以致无法饮用。

新茶的外观色泽鲜绿、有光泽,闻有浓味茶香;泡出的茶汤色泽碧绿,有清香、兰花香、熟板栗香味等,滋味甘醇爽口,叶底鲜绿明亮。

陈茶的外观色黄暗晦、无光泽,香气低沉,如对茶叶用口吹热气,湿润的地方叶色黄且干涩,闻有冷感;泡出的茶汤色泽深黄,味虽醇厚但不爽口,叶底陈黄欠明亮。

选购新茶,辨认陈茶。由于茶叶在储存过程中营养成份发生改变,茶叶的感官品质随着保存时间延长而变差。

一是新茶里掺进了陈茶。这种茶色泽不匀,新茶色泽新鲜悦目,陈茶发暗、枯、黑,两者混在一起,茶色深浅反差很大。所以,买茶者只要仔细辨认一下,新陈混杂的次茶是不难鉴别的。

二是用外形相似的茶叶鱼目混珠。如大方茶、竹叶青茶、龙井茶等,其外形特征是叶片扁、平、直,一般人难以鉴别。但其档次、价格不同,如到市场摊贩上去买,容易上当受骗。所以,要买名优高档茶,最好到专业茶叶店或有信誉的店去买,一般不会有假。

三是用类似茶叶的植物叶子制成假茶充新茶。为防上当,可当面冲泡或把1-2片茶叶浸湿软化,再把叶片展平,真茶叶边缘有明显的鹰嘴状锯齿,假茶已没有这种锯齿,很容易鉴别。

怎么辨别碧螺春的好坏

问题一:如何挑选碧螺春?都有什么技巧分辨好坏? 真假碧螺春鉴别 有专家提醒,颜色是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颜色越绿并不意味着茶叶品质越好,市民在分辨真假碧螺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看外观色泽:没有加色素的碧螺春色泽比较柔和鲜艳,加色素的碧螺春看上去颜色发黑,发绿、发青、发暗。 看茶汤色泽:把碧螺春用开水冲泡后,没有加色素的颜色看上去比较柔亮、鲜艳,加色素的看上去比较黄暗,像陈茶的颜色一样。 专家补充,如果是着色的碧螺春,它的绒毛多是绿色的,是被染绿了的效果。而真的碧螺春应是满皮白毫,有白色的小绒毛。 ------------------------------------------------------------------------------------------------------ 一、真假碧螺春鉴别 颜色是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颜色越绿并不意味着茶叶品质越好,在分辨真假碧螺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看外观色泽:没有加色素的碧螺春色泽比较柔和鲜艳,加色素的碧螺春看上去颜色发黑,发绿、发青、发暗。 看茶汤色泽:把碧螺春用开水冲泡后,没有加色素的颜色看上去比较柔亮、鲜艳,加色素的看上去比较黄暗,像陈茶的颜色一样。 专家补充,如果是着色的碧螺春,它的绒毛多是绿色的,是被染绿了的效果。而真的碧螺春应是满皮白毫,有白色的小绒毛。 二、洞庭碧螺春的介绍与鉴别方法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吴县太湖的洞庭山,又名洞庭碧螺春。吴县(属江苏)也有称为苏州碧螺春。外形卷曲如毛螺,花香果味得天生,索为茶中之华。 相传采茶姑娘把采下的茶叶放在胸口的衣襟内,新鲜的嫩叶由于得到体温的热气,挥发出极浓的香味,故“吓煞人香”。后来康熙皇帝南下苏州,驻驿太湖,苏州地方进献当地名茶吓煞人香,康熙颇有文采,嫌其名不雅,因此赐题碧螺春为茶名。碧螺春采摘十分细嫩,生产季节性很强。春分开始采茶,到谷雨采制结束,前后不到一个月时间,高档极品,都在清明前或后采制。时间更短,季节性更强。 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成螺,白毫密被,银绿隐翠。号称“三鲜”即香鲜浓、味道醇、色鲜艳,花香果味,沁人心脾,别具一番风韵。 碧螺春采制工艺精细,采摘芽叶的初展芽叶为原料,采回后经拣剔去杂,再经杀青、揉捻、搓团、炒干而制成,炒制要点“手不离茶,茶不离锅,炒中带揉,连续操作,茸毛不落,卷曲成螺”。 碧螺春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披覆,银绿隐翠,清香文雅,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 品尝碧螺春茶,在白瓷茶杯中放入3克茶叶,先用少许热水浸润茶叶,待芽叶稍展开后,续加热水冲泡2-3分钟,即可闻香、观色、品评。碧绿纤细的芽叶沉浮于杯中,香气扑鼻而来,品饮过后,鲜爽怡人。 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银芽显露,一芽一叶,茶叶总长度为1.5厘米,每500克有5.8万-7万个芽头,芽为白豪卷曲形,叶为卷曲清绿色,叶底幼嫩,均匀明亮。假的为一芽二叶,芽叶长度不齐,呈。

问题二:怎么分辨碧螺春的好坏? 碧螺春的原产地在江苏苏州市吴县洞庭山(东山、西山),也称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是因形状卷曲如螺,色泽碧绿,采于早春而得名。所以其外形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 优质碧螺春有光泽、色翠绿带黄,劣等碧螺春色泽暗淡,青里带黄,无光泽;优质碧螺春香气浓,清香中带花果香,劣质碧螺春香气不足,更没有果香;优质碧螺春喝上去有一种甘甜、清凉。味醇的感觉,有回味,劣质碧螺春有涩、凉、苦、淡的感觉 ,无回味,还有青叶味。 最关健的是看外形,优质碧螺春具有卷曲如螺、茸毛遍体、银白隐翠三个特征;劣质碧螺春往往芽头粗壮,外形粗大松散,卷曲度没有优质碧螺春那么高、那么紧密。 碧螺春分为7级,芽叶随级逐渐增大,茸毛逐渐减少。

问题三:碧螺春鉴别方法 怎样看碧螺春茶的优劣 一看:看的是茶叶的外形和色泽。好茶叶的色泽基本上是翠绿的,而且芽头的条形也比较均匀。此外,还要特别留意茶叶里是否有老叶或死叶,如有,则茶叶品质一般。

二闻:如果茶叶看起来不错,那你可以接着把茶叶拿起来闻一闻。一般好茶叶闻起来会有一股扑鼻的清香;而品质不佳的茶叶闻起来会有一股霉味,像焖过似的。

三泡:现在市场上有的茶叶虽然看起来色泽不错,但有可能是在制作过程中添加过某种化学原料。所以在选购茶叶时,消费者最好能将其泡开品尝一番。一般情况下,好茶叶泡开的茶很清透,反之则浑浊。当然,消费者在泡开茶后也有必要品味一番。如果你喝到的茶清爽润喉、唇齿留香,那你选购的一般是好茶。反之,如果喝到嘴里苦涩发麻的,很可能是夏暑茶,品质不会太好。

问题四:怎样辨别茶叶好坏。。。 一般说来,判断茶叶的好坏可以从察看茶叶、嗅闻茶香、品尝茶味和分辨茶渣入手。

1.观茶(察看茶叶)

察看茶叶,就是观赏干茶和茶叶开汤后的形状变化。所谓干茶就是未冲泡的茶叶;所谓开汤就是指干茶用开水冲泡出茶汤内质来。

茶叶的外形随种类的不同而有各种形态,有扁形、针形、螺形、眉形、珠形、球形、半球形、片形、曲形、兰花形、雀舌形、菊花形、自然弯曲形等,各具优美的姿态。而茶叶开汤后,茶叶的形态会产生各种变化,或快,或慢,宛如妙曼的舞姿,及至展露原本的形态,令人赏心悦目。

观察干茶要看干茶的干燥程度,如果有点回软,最好不要买。另外看茶叶的叶片是否整洁,如果有太多的叶梗、 *** 、渣沫、杂质,则不是上等茶叶。然后,要看干茶的条索外形。条索是茶叶揉成的形态,什么茶都有它固定的形态规格,像龙井茶是剑片状,冻顶茶揉成半球形,铁观音茶紧结成球状,香片则切成细条或者碎条。

茶叶由于制作方法不同,茶树品种有别,采摘标准各异,因而形状显得十分丰富多彩,特别是一些细嫩名茶,大多采用手工制作,形态更加五彩缤纷,千姿百态。

(1)针形――外形圆直如针,如白毫银针等。

(2)扁形――外形扁平挺直,如西湖龙井、茅山青峰、安吉白片等。

(3)条索形――外形呈条状稍弯曲,如 *** 毛尖、庐山云雾等。

(4)螺形――外形卷曲似螺,如碧螺春等。

(5)兰花形――外形似兰,如太平猴魁、兰花茶等。

(6)片形――外形呈片状,如六安爪片、齐山名片等。

(7)束形――外形成束,如江山绿牡丹、婺源墨菊等。

(8)圆珠形――外形如珠,如泉岗辉白、涌溪火青等。

此外,还有半月形、卷曲形、单芽形等等。

2.察色

品茶观色,即观茶色,汤色和底色。

(1)茶色

茶叶依颜色分有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等六大类(指干茶)。由于茶的制作方法不同,其色泽是不同的,有红与绿、青与黄、白与黑之分。即使是同一种茶叶,采用相同的制作工艺,也会因茶树品种、生态环境、采摘季节的不同,色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如细嫩的高档绿茶,色泽有嫩绿、翠绿、绿润之分;高档红茶,色泽又有红艳明亮、乌润显红之别。

(2)汤色

冲泡茶叶后,内含成分溶解在沸水中的溶液所呈现的色彩,称为汤色。因此,不同茶类汤色会有明显区别;而且同一茶类中的不同花色品种、不同级别的茶叶,也有一定差异。一般说来,凡属上乘的茶品,都汤色明亮、有光泽,具体说来,绿茶汤色浅绿或黄绿;清而不浊,明亮澄澈;红茶汤色乌黑油润,若在茶汤周边形成一圈金的油环,俗称金圈,更属上品;白茶,汤色微黄,黄中显绿,并有光亮。

将适量茶叶放在玻璃杯中,或者在透明的容器里用热水一冲,茶叶就会慢慢舒展开。可以同时泡几杯来比较不同茶叶的好坏,其中舒展顺利、茶汁分泌最旺盛、茶叶身段最为柔软飘逸的茶叶是最好的茶叶。

视茶汤要快,要及时。茶汤的颜色也会因为发酵程度的不同,以及焙火轻重的差别而呈现深浅不一的颜色。但是,有一个共同的原则,不管颜色深或浅,一定不能浑浊、灰暗,清澈透明才是好茶汤应该具备的条件。

(3)底色

就是欣赏茶叶经冲泡去汤后留下的叶底色泽。除看叶底显现的色彩外,还可观察叶底的老嫩、光糙、匀净等。

一般情况下,随着汤温的下降,汤色会逐渐变深。在相同的温度和时间内,红茶汤色变化大于绿茶,大叶种大于小叶种,嫩茶大于老茶,新茶大于陈茶。茶汤的颜色,以冲泡滤出后10分钟以内来观察较能代表茶的原有汤色。不过千万要记住,在做比较的时候,一定要拿同一种类的茶叶做比较。

3.赏姿

茶在冲泡过程中,经吸水浸润而舒展,或似春笋,或如雀舌,或若兰花或像墨菊。与此同时,茶在吸水浸润......>>

问题五:如何辨别茶叶的好坏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而茶叶种类也是不计其数。可以说,品茶已经成了一种文化、一种传统。既然已经是一种文化,其学问就不是本人能完全把握,在此只能妄言几句,仅供参考:1、制作工艺决定茶的品种,而不决定品质。从制作工艺来看,主要有绿茶、红茶、青茶、黑茶、白茶、黄茶等。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全国有18个产茶省,包括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南京雨花茶等。红茶有祁红、滇红、川红、金骏眉、坦洋工夫、汪洋工夫等。青茶也叫乌龙茶,属半发酵茶。乌龙茶主要产自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因品种上的差异,乌龙茶分为闽北乌龙、闽南乌、广东乌龙和台湾乌龙四类。黑茶因产区和工艺上的差别有云南普洱茶、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四川边茶等。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省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主要有白毫银针、白牡丹等。黄茶主要的代表有蒙顶黄芽、黄山黄芽、君山银针等。应该说,不同种类的茶只有口感上的差异,而并不存在品质上的差异。2、决定茶叶品质的是产地。爱好喝茶的人都知道,产地是世界范围内存在无数茶叶品种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决定茶叶品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这也正也是买茶人首先需要考虑的。为人们所熟知的龙井、碧螺春等,上品与次品之间或者说正品与假冒产品之间区别的唯一标准当然是其是否来源于原产地。非原产地的假冒产品并非不可以饮用,甚至也很上口,但其绝不可以被称作正品。说到底,茶叶是否假冒,其实就是看其是否来源与其真正产地。 就六安瓜片来说,只要是属于六安地区境内的茶叶均可称作六安瓜片,但历史上享有盛名,作为全国十大茶王之一的六安瓜片的正产地则是在大别山腹地齐山、鲜花岭以及响洪店一带。这里的茶,被称作“内山茶”。为了保护其品质, *** 还要求该地的茶只能是手工制作,不可以机器加工。虽然,这样制作出来的茶外形不整齐,叶大,甚至显得有些干瘪,可您千万不能以貌取人。因为,越是长在高山上的茶叶,不仅没有工业污染,“内山茶”比较与“外山茶”的味道来,却更有回味,喝过绝对会留有余香。若说江南茶是清香口味的话,那么,大别山茶则是浓香味。若将江南茶较为清新的话,大别山茶则更有姚娆之美,甚至入口时还有些苦味(类似于苦丁茶),但绝对没有劣质茶的涩味。霍山黄芽也有“内山茶”与“外山茶”之分,正品在大化坪,其中乌米尖、金鸡岭、挂龙尖一代的茶口感最为上品。3、时令影响茶的口感。即使是作为同一产地的茶叶,也会因为生长时期的不同而在品质上存在区别。对于绿茶来说,可分为清明前茶叶、谷雨前的茶叶与谷雨后的茶叶三个系列,明前茶口感较为清淡、绵柔,谷雨前茶叶则相对浓烈、浓香,而谷雨后茶叶在口感上则会有些区别。因此,不同时期生长出的茶叶在价格上就有可能在价格上存在差异。金品茶一斤都在千元以上,而低端茶甚至几十元或十几几元钱也可以买到。教您鉴别绿茶质量的优劣茶叶审评时一般是从茶叶的形状、色泽、香气、滋味、汤色等方面来鉴别。正常的茶叶应该具有该类茶正常的商品外形及固有的色、香、味,不得混有异种植物叶,不含非茶类物质,无异味、无异臭、无霉变。1.看一看。无茶梗、无叶柄者为上品。看芽头多少、叶质老嫩及条索的光润度。此外,还要看峰苗(用嫩叶制成的细而有尖峰的条索)的多少;一般以芽头多、峰苗多、叶质细嫩为好;叶质老、身骨轻为次。含有较多的白毫的为高级。2.嗅一嗅。拿一撮干品茶叶放在手掌中,用嘴哈气,使茶叶受微热而发出香味,可嗅几次,以辨别香气的浓淡、强弱和持久度。还可以嗅嗅茶叶的香气是否正常,是否有烟味、焦味、霉味、馊味或其他不正常的气味。3.嚼一嚼。鉴别茶叶真假与品质,用以下方法最为有效。上品茶,尤......>>

问题六:碧螺春茶也如何鉴别好坏,有什么功效 碧螺春是绿茶中的品种之一,其盛名久著。除了色泽碧绿、香浓味醇之外,碧螺春的功效与作用还有很多,对人体健康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问题七:如何辨别茶叶的好坏 茶叶的好坏,主要从色、香、味、形四个方面鉴别,但是对于普通饮茶之人,购买茶叶时,一般只能观看干茶的外形和色泽,闻丹香,使得判断茶叶的品质更加不易。这里粗略介绍一下鉴别干茶的方法。干茶的外形,主要从五个方面来看,即嫩度、条索、色泽、整碎和净度

一般嫩度好的茶叶,符合外形要求(“光、扁、平、直”)

条索是各类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等等。一般长条形茶,看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圆形茶看颗粒的松紧、匀正、轻重、空实;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规格

茶叶色泽与原料嫩度、加工技术有密切关系。各种茶均有一定的色泽要求,如红茶乌黑油润、绿茶翠绿、乌龙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但是无论何种茶类,好茶均要求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如果色泽不一,深浅不同,暗而无光,说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质劣

整碎就是茶叶的外形和断碎程度,以匀整为好,断碎为次

主要看茶叶中是否混有茶片、茶梗、茶末、茶籽和制作过程中混入的竹屑、木片、石灰、泥沙等夹杂物的多少

北方通称茶香。茶叶经开水冲泡五分钟后,倾出茶汁于审评碗内,嗅其香气是否正常。以花香,果香、蜜糖香等令人喜受的香气为佳。而烟、馊、霉,老火等气味,往往是由于制造处理不良或包装贮藏不良所致

北方通常称茶口凡茶汤醇厚、鲜浓者表示水浸出物含量多而且成份好。茶汤苦涩,粗老表示水浸出物成份不好。茶汤软弱、淡薄表示水浸出物含量不足

审评水色主要的区别品质的新鲜程度和鲜叶的老嫩程度。最理想的水色是绿茶要清碧浓鲜,红茶要求红艳而明亮。低级或变质的茶叶,则水色混浊而晦暗。

审评叶底主要是看它色泽及老嫩程度。芽尖及组织细密而柔软的叶片愈多,表示茶叶嫩度愈高。叶质粗糙而硬薄则表示茶叶粗老及生长情况不良。色泽明亮而调和且质地一致,表示制茶技术处理良好

问题八:怎么分辨茶叶的好坏呢? 下面介绍几个粗辨茶叶的方法,如果想更专业地识别假茶,就需要大家努力学习茶叶知识了。

一看。

1. 看净度。正品茶不能含有杂质。如果看到样茶中带有较多茶梗、叶柄、茶籽的,说明此茶质量差,价格不会太高。如果茶中夹有泥沙、草木叶、竹片等杂质,说明此茶质量更差。

2. 看茶叶的条索。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形状,因此购茶前要知道所购茶的基本形状,购买时加以对比,不符的通常不是真茶。另外,看茶叶条索的松紧、粗细、扁圆、轻重。条索状茶紧结而重实的质量好,细而碎的质量差;珠形茶要求细圆紧结;扁形茶要求扁平,光滑,挺直。

3. 看色泽。不同品种的茶叶有不同的颜色特点,如绿茶、白茶、黑茶、黄茶等。也许你记不住每一种茶叶应该有什么颜色特点,但一定要记住一条:正常茶叶色泽比较柔和亮丽,加色素的茶叶看上去颜色会不正常。陈茶的颜色则会显得发暗。例如,加色素的碧螺春看上去颜色发黑、发绿、发青、发暗;正常的“碧螺春”茶叶上有白色的小绒毛,如果是着色的茶叶,它的绒毛也是绿色。

4. 看嫩度。茶叶的老嫩与茶叶品质有直接的关系。通常情况下,芽尖和白毫含量多的嫩度高,品质好。

为了更容易辨别出茶叶的优劣,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时多看几个品种,有比较,就更容易看出优劣来。

二闻。

抓一把干茶,闻其香气,辨别茶香高低,同时检查有无霉、馊、烟、焦、酸味或其他异味。

三泡。

把茶叶用水泡开,通过热嗅、温嗅、冷嗅,以及观察茶汤的颜色四个步骤加以鉴别。

1. 热嗅。刚泡开的茶水,温度高于80℃时,辨别其有无杂味和炒焦的烟味。

2. 温嗅。等水凉至40℃左右时,看它香气是否纯正,如果茶香太冲或有异味,即不是优质茶,可能变质或者加了香料。

3. 冷嗅。待茶水完全冷却后,再闻一下香气的持久性。一般来说,持久性越高,质量越好。

4. 观察茶汤。一般以浓厚清透者为优,暗浑淡薄者较次。品尝茶汤滋味,浓厚醇和者为优,涩味很重者为次。

此外,还可以观察泡过的茶底,柔和、鲜活者为优,粗硬者为次。

(六)不要过于听信卖家所说的等级

详细全文:索拓茶网st26/News/News/200812/20081212211439_2460_2

我们买茶常常会看到茶叶都标着等级,有特一、特二、特三和一、二、三几个级别,这是由质监部门制定的行业标准决定的,但在具体评定上,并没有一个量化的指标,全凭工作人员对外观、粗细以及泡开之后的肉质感觉界定。不过,即使评定出真实的级别来,如果遇到不法商人也没辙,因为一般人根本搞不清楚级别,卖家说几级完全随意。怎么办呢?只好再支这一招:去信誉比较好的茶叶店。此外,多学点品茶知识。

问题九:怎么辨别西湖龙井茶的好坏呢? 龙井茶的品质特点:

春茶中的特级西湖龙井、浙江埂井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体表无茸毛;汤色嫩绿(黄)明亮;清香或嫩栗香,但有部分茶带高火香;滋味清爽或浓醇;叶底嫩绿,尚完整。其余各级龙井茶随着级别的下降,外形色泽由嫩绿→青绿→墨绿,茶身由小到大,茶条由光滑至粗糙;香味由嫩爽转向浓粗,四级茶开始有粗味;叶底由嫩芽转向对夹叶,色泽由嫩黄→青绿→黄褐。

夏秋龙井茶,色泽暗绿或深绿,茶身较大,体表无茸毛,汤色黄亮,有清香但较粗糙,滋味浓略涩,叶底黄亮,总体品质比同级春茶差得多。

机制龙井茶,现在有全用多功能机炒制的,也有用机器和手工辅助相结合炒制的。机制龙井茶外形大多呈棍棒状的扁形,欠完整,色泽暗绿,在同等条件下总体品质比手工炒制的差。

碧螺春是绿茶还是十大名茶之一

那么你知道碧螺春是绿茶吗?如果你不太了解,就跟小编一起阅读下文关于“碧螺春是绿茶吗”的介绍。 碧螺春产自江浙交接的太湖地区,是我国第二大碳水湖,空气湿润,云雾悠悠,土壤呈微酸和酸性,适合碧螺春茶叶的生长。洞庭西山的碧螺春和果目交错种植,茶吸果香,花窨茶味。是碧螺春茶特有的特点、碧螺春新茶采摘在清明节钱和谷雨前的茶最好。 碧螺春是绿茶吗?碧螺春是绿茶,还是十大名茶之一,绿茶-又称不发酵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制成。 绿茶形成了“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等特点。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从而定义了碧螺春是绿茶类。 碧螺春茶最早称为“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碧螺春茶条索紧结,蜷曲似螺,清朝乾隆在洞庭山游玩的时候,品洞庭茶。觉得“吓煞人香”茶名不雅。于是赐名碧螺春。产自洞庭山也有叫洞庭碧螺春。碧螺春茶是采摘的新茶经过杀青,揉捻,炒青等工艺制作而成,未经发酵。含有较多的茶多酚,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C,鞣酸叶绿素等营养成份,成品茶和冲泡好的茶叶均以绿色调为主,所以碧螺春属于绿茶。碧螺春是绿茶类的炒青茶。 品赏碧螺春是一件颇有情趣的事。品饮时,先取茶叶放入透明玻璃杯中,以少许开水浸润茶叶,待茶叶舒展开后,再将杯斟满。一时间杯中犹如雪片纷飞,只见"白云翻滚,雪花飞舞",观之赏心悦目,闻之清香袭人,端在手中,顿感其贵如珍,宛如高级工艺品,令人爱不释手。 碧螺春是绿茶吗?综上所述碧螺春是属于绿茶类的,希望这样的介绍可以对大家认识碧螺春有所帮助。 碧螺春的功效与作用 碧螺春,产于江苏太湖洞庭山,属于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绿茶类。众所周知,茶叶含有大量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化合物。如:儿茶素、维生素C、维生素A、咖啡碱、黄烷醇、茶多酚等。碧螺春的功效与作用远远不止这些,它还具备了许多有益人体健康的保健功效。那么碧螺春的功效与作用具体有哪些,小编来为大家一一详解: 碧螺春的功效与作用之碧螺春的功效: 碧螺春是绿茶,因此绿茶的一般功效它都具有: 一、美国科研人员指出:人们在进食高脂肪饮食后,血管会出现硬化现象,如果同时或在食后饮用绿茶,可使血管软化,使血液流量改善。绿茶中含有的茶氨酸、儿茶素,可改善血液流动作用,在防止肥胖、脑中风和心脏病中有一定效用。 二、一般绿茶的嫩芽,含茶氨酸较丰富,适应于冷开水浸泡半小时左右使其茶氨酸溶出,常服对防肥胖、脑中风和心脏病效果满意。 三、绿茶的老叶,采摘在生长后期,日晒时间长,价格也低廉,含儿茶素较多些,而儿茶素溶出率随水温升高而增多,适宜开水冲泡饮服。儿茶素有较强的抗自由基作用,对癌症防治有益。日本蔬菜茶业研究所研究证实,绿茶不但防止癌细胞的生成与增殖,还有一些抑制癌细胞转移的效应。 四、碧螺春除兼具龙井茶之功效外,其提神健胃优于龙井,对上呼吸道传染病及消化道疾病有预防和治疗的功效。 碧螺春的功效与作用之碧螺春的作用: 碧螺春的功效与作用中含有的成分对人体的生理、药理功效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八大保健作用: 1、兴奋作用:茶叶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效率。 2、利尿作用: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水滞瘤。利用红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3、强心解痉作用:咖啡碱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辅助药物。 4、抑制动脉硬化作用: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所以经常饮茶的人当中,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低。 5、抗菌、抑菌作用: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霍乱、伤寒、痢疾、肠炎等。皮肤生疮、溃烂流脓外伤破了皮,用浓茶冲洗患处,有消炎杀菌作用。口腔发炎、溃烂、咽喉肿痛,用茶叶来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6、减肥作用: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所以饮茶能减肥。 7、防龋齿作用:茶中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为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就象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防酸抗龋能力。

碧螺春是什么茶?适合什么人喝?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洞庭分东、西两山,洞庭东山是宛如一个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洞庭西山是一个屹立在湖中的岛屿。两山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5~16.5°C,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加之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

碧螺春属于绿茶类。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洞庭东、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汤清、味醇,是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从此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

洞庭碧螺春产区是我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风,一片片浓荫如伞的果树,蔽覆霜雪,掩映秋阳。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说:“茶园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 茶树、果树相间种植,令碧螺春茶独具天 然茶香果味,品质优异。其成品茶外形紧密,条索纤细,嫩绿隐翠,清香幽雅,鲜爽生津,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柔匀,饮后回甘。

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为贡品。适合用于家庭办公用茶。

[编辑本段]【历史和传说】

洞庭碧螺春是我国名茶的珍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中外。碧螺春始于何时,名称由来,说法颇多。据清代《野史大观》(卷一)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土人称曰:‘吓煞人香’。康熙己卯......抚臣朱荦购此茶以进......,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曰碧螺春。自地方有司,岁必采办进奉矣。”又据相传,明朝期间,宰相王鳌,是东后山陆巷人,“碧螺春”名称系他所题。又据《随见录》载“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细,味甚甘香,俗称‘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 碧螺春’”。 若以此为实,则碧螺春茶应始于明朝,在乾隆下江南之前就已名声显赫了。也有人认为:碧螺春是因形状卷曲如螺,色泽碧绿,采于早春而得名。据《苏州府志》载:“洞庭东山碧螺石壁,产野茶几株,每岁土人持筐采归,未见其异。康熙某年,按候采者,如故,而叶较多,因置怀中,茶得体温,异香突发。采茶者争呼:吓煞人香!茶遂以此得名。”

又据清代王应奎《柳南随笔》记载:清圣祖康熙皇帝,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春,第三次南巡车驾幸太湖。巡抚宋荦从当地制茶高手朱正元处购得精制的“吓煞人香”进贡,帝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日“碧螺春”。这即是碧螺春雅名由来的故事之一。后人评曰,此乃康熙帝取其色泽碧绿,卷曲似螺,春时采制,又得自洞庭碧螺峰等特点,钦赐其美名。从此碧螺春遂闻名于世,成为清宫的贡茶了。

碧螺春雅名的传说

碧螺春茶名之由来,还有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云昔年,在太湖的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位勤劳、善良的孤女,名叫碧螺。碧螺生得美丽、聪慧,喜欢唱歌,且有一副圆润清亮的嗓子,她的歌声,如行云流水般的优美清脆,山乡里的人都喜欢听她唱歌。而与隔水相望的洞庭东山上,有一位青年渔民,名为阿祥。阿祥为人勇敢、正直,又乐于助人,在吴县洞庭东、西山一带方圆数十里的人们都很敬佩他。而碧螺姑娘那悠扬宛转的歌声,常常飘入正在太湖上打鱼的阿祥耳中,阿祥被碧螺的优美歌声所打动,于是默默地产生了倾慕之情,却无由相见。

在某年的早春里有一天,太湖里突然跃出一条恶龙,蟠居湖山,强使人们在西洞庭山上为其立庙,且要每年选一少女为其做“太湖夫人”。太湖人民不应其所求,恶龙乃扬言要荡平西山,劫走碧螺。阿祥闻讯怒火中烧,义愤填膺,为保卫洞庭乡邻与碧螺的安全,维护太湖的平静生活,阿祥趁更深夜静之时潜游至西洞庭,手执利器与恶龙交战,连续大战七个昼夜,阿祥与恶龙俱负重伤,倒卧在洞庭之滨。乡邻们赶到湖畔,斩除了恶龙;将已身负重伤,倒在血泊中的降龙英雄——阿祥救回了村里,碧螺为了报答救命之恩,要求把阿祥抬到自己家里,亲自护理,为他疗伤。阿祥因伤势太重,已处于昏迷垂危之中。

一日,碧螺为寻觅草药,来到阿祥与恶龙交战的流血处,猛可发现生出了一株小茶树,枝叶繁茂。为纪念阿祥大战恶龙的功绩,碧螺便将这株小茶树移植于洞庭山上并加以精心护理。在清明刚过,那株茶树便吐出了鲜嫩的芽叶,而阿祥的身体却日渐衰弱,汤药不进。碧螺在万分焦虑之中,陡然想到山上那株以阿祥的鲜血育成的茶树,于是她跑上山去,以口衔茶芽,泡成了翠绿清香的茶汤,双手捧给阿祥饮尝,阿祥饮后,精神顿爽。碧螺从阿祥那则毅而苍白的脸上第一次看到了笑容,她的心里充满了喜悦和欣慰。当阿祥问及是从哪里采来的“仙茗”时,碧螺将实情告诉了阿祥。阿祥和碧螺的心里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于是碧螺每天清晨上山,将那饱含晶莹露珠的新茶芽以口衔回,揉搓焙干,泡成香茶,以饮阿祥。阿祥的身体渐渐复原了;可是碧螺却因天天衔茶,以至情相报阿祥,渐渐失去了原气,终于憔悴而死。

阿祥万没想到,自己得救了,却失去了美丽善良的碧螺,悲痛欲绝,遂与众乡邻将碧螺共葬于洞庭山上的茶树之下,为告慰碧螺的芳魂,于是就把这株奇异的茶树称之为碧螺茶。后人每逢春时采自碧螺茶树上的芽叶而制成的茶叶,其条索纤秀弯曲似螺,色泽嫩绿隐翠,清香幽雅,汤色清澈碧绿;洞庭太湖虽历经沧桑,但那以阿祥的斑斑碧血和碧螺的一片丹心孕育而生的碧螺春茶,却仍是独具幽香妙韵永惠人间的。

茶史追溯

碧螺春乃茶中珍品,以"形美、色艳、香高、味醇"闻名中外。唐陆羽《茶经》"茶之出"中曾提到:"苏州长州生洞庭山"。据《随见录》载:"洞庭山有茶,微似芥茶而细,味甚甘香,俗呼为'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又有说是清康熙帝因嫌"吓煞人"不雅,改名为"碧螺春",并列为贡品。又据清未震钧所著《茶说》载:"茶以碧萝(螺)春为上,不易得,则苏之天池,次则龙井;岕茶稍粗......次六安之青者。"

碧螺春如今属全国十大名茶之一,1954年,周总理曾携带2斤"东山西坞村碧螺春"茶叶赴日内瓦参加会议。

名茶鉴赏

碧螺春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清香淡雅、鲜醇甘厚、回味绵长,其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当地茶农对碧螺春描述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品赏碧螺春是一件颇有情趣的事。品饮时,先取茶叶放入透明玻璃杯中,以少许开水浸润茶叶,待茶叶舒展开后,再将杯斟满。一时间杯中犹如雪片纷飞,只见"白云翻滚,雪花飞舞",观之赏心悦目,闻之清香袭人,端在手中,顿感其贵如珍,宛如高级工艺品,令人爱不释手。

茶联,茶诗,茶词为证

洞庭碧螺春,茶

诗词《碧螺春》

名茶碧螺春,未赏已牵魂。

入杯云翻滚,雪喷香袭人。

待到春满杯底,绿满晶宫,

方请茶客端坐,慢斟细品:

初尝玉液,清雅幽香,

再试琼浆,醇厚鲜润,

三道回甘,佛也动心。

真个是,茶之极,世间珍。

洞庭碧螺春,太湖飞绿荫。

隋唐已飘香,康熙御赐名。

赢得饮者赞誉,一嫩三鲜,

真品于今难寻,泡时自珍:

杯宜透明,悦目赏心,

水应不滚,淡出神韵,

肺腑沁香,舌底生津。

真个是,品百味,悟人生。

转帖自中国诗词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