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IT科技 > 什么叫做沙门氏菌

什么叫做沙门氏菌

推荐人: 来源: 秒知社 阅读: 1.77W 次

沙门氏菌属肠杆菌科的致病菌,能引起多种沙门氏菌感染疾病,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发热等临床征候群。 根据临床表现主要分为: 1、胃肠炎型,即食物中毒,是最常

什么叫做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是沙门氏菌病的病原体。属肠杆菌科,革兰氏阴性肠道杆菌。已发现的近一千种。

沙门氏菌感染后患者会想吐,恶心。在腹泻的同时,病人可以出现发热,体温一般在38~39℃,严重者可出现40℃以上的高热。极少数病人因细菌侵入血循环引起败血症、脑膜炎、

沙门氏菌中毒的症状主要由急性肠胃炎为主,潜伏期一般为四至四十八小时,短期是数小时,长期是两天至三天,前期症状有恶心、头疼、全身乏力和发冷等,主要症状有呕吐、腹泻、腹疼,粪便以黄绿色水样便,有时带脓血和黏液,一般发热的温度在三十八摄氏度至四十摄氏度,重病人出现打寒战、惊厥、抽搐和昏迷的症状。病程为三天至七天,一般预后良好,但是老人、儿童和体弱者如不及时进行急救处理也可导致死亡,多数沙门氏菌病患者不需服药即可自愈,婴儿、老人及那些已患有某些疾病的患者应就医治疗。

为引起人类沙门氏菌感染的主要途径。沙门氏菌在食物内可以大量繁殖,因此进食被病菌污染而未煮透的食品如肉类、内脏、蛋类等即可引起感染;牛奶、羊奶也可被沙门氏菌污

因为蛋、家禽和肉类产品是沙门氏菌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对此我们应该不吃生肉或未经加热煮熟的肉。不吃生鸡蛋。生家禽肉,牛肉、猪肉均应该放在干净的塑料袋内,以免渗出血水污染别的食物。处理生肉后,未洗手前勿手指或接触其他食物、抽烟。便后、接触宠物后,应仔细洗净双手。

什么两样,不过只要充分加热即可杀灭污染食品所含有的沙门氏菌。 尽管感染沙门氏菌 少数感染沙门氏菌的病人可能会继发关节痛、眼炎和尿痛等症状。这种病症称为Reiter

扩展阅读,以下内容您可能还感兴趣。

沙门氏菌能引起什么病?

沙门氏菌属肠杆菌科的致病菌,能引起多种沙门氏菌感染疾病,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发热等临床征候群。 根据临床表现主要分为: 1、胃肠炎型,即食物中毒,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2、伤寒型,出现类似伤寒的表现,但病情较轻,病程较短,虽腹泻明显,但很少并发肠出血和肠穿孔。 3、败血症型,表现为高热、寒战、出汗、头痛、恶心、厌食、体重下降,乏力等。 4、肠道外局灶*染,可发生于任何部位,本型无胃肠炎或全身症状,仅有脓肿形成。

沙门氏菌用什么药

氧氟沙星类的,头孢第三代类的即可.沙门氏菌属的药敏结果及临床治疗用药选择情况。对伤寒、副伤寒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细菌药敏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已成为主要的致病沙门氏菌,对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头孢一代、头孢二代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8.7%、45.5%、88%、35.3%,这些抗生素已不适宜作为伤寒的治疗药物;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虽对沙门氏菌有良好的敏感性,但由于其不易渗入细胞内,故不可单独用来治疗沙门氏菌感染;喹诺酮类抗生素有良好的细胞渗透性,抗菌谱广,敏感率高,可作为治疗伤寒的首选药物,若能与三代头孢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用则更好。注:奎诺酮类抗生素就是那些个叫做XXX沙星的东东--诺氟沙星、盐酸环丙沙星、盐酸氧氟沙星、盐酸左氧氟沙星。其中,盐酸左氧氟沙星是目前喹诺酮类抗生素中对付沙门氏菌属及多数致胃肠道感染细菌较强大的一种。再提醒兄弟们:但凡胃肠道感染,有腹泻、呕吐症状的,别忘了‘补液’:handshake 买不到‘口服补液盐’,禽用电解质加适量的(2%-10%,视废绝食物的情况而定)葡萄糖也行。‘口服补液盐’、禽用电解质,应按照说明书兑水。那东东不是某些兄弟想象的那样--浓点儿治病快:o :L 搞不好要食盐中毒死鸽子的:funk:

感染沙门氏菌后有什么症状?

沙门氏菌感染后患者会想吐,恶心。在腹泻的同时,病人可以出现发热,体温一般在38~39℃,严重者可出现40℃以上的高热。极少数病人因细菌侵入血循环引起败血症、脑膜炎、心内膜炎、肺炎等,甚至导致死亡。

沙门氏菌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的?

沙门氏菌感染是指伤寒、副伤寒以外的各种沙门菌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可分为胃肠炎型、类伤寒型、败血症型、局部化脓感染型,亦可表现为无症状感染。   一、传播途径   1.食物传播 为引起人类沙门氏菌感染的主要途径。沙门氏菌在食物内可以大量繁殖,因此进食被病菌污染而未煮透的食品如肉类、内脏、蛋类等即可引起感染;牛奶、羊奶也可被沙门氏菌污染,故食用未消毒的牛、羊奶亦可感染。   2.水源传播 沙门氏菌通过动物和人的粪便污染水源,饮用此种污水可发生感染。供水系统被污染,亦可引起流行。   3.直接接触或通过污染用具传播 沙门氏菌可因与病人直接接触或通过染菌用具传播。此种传播方式可见于医院中,以婴儿室、儿科病房较为常见。感染可通过医务人员的手带菌或污染的医疗用具传播,也可以由老鼠、螳螂等通过偷吃食品污染环境造成感染。   人群易感性人群对沙门氏菌普遍易感,感染后结果与菌种毒力及宿主免疫状态有关。一般幼儿和老年以及慢性疾病患者,感染严重,尤其一岁以内婴幼儿由于免疫功能尚未成熟,所以易于感染。而老年人和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淋巴瘤、肝硬化等,发病率高,症状严重。   流行特征本病呈全球性分布,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加之沙门氏菌特别是鼠伤寒杆菌,可通过质粒介导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已成为流行病学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本病全年均可发病,但多发生于夏秋季,有起病急、潜伏期短、集体发病等流行特征。病后免疫力不强,可反复感染。   二、临床表现   潜伏期因临床类型而异,胃肠炎型者短至数小时,而类伤寒型或败血症型可长达1~2周。   (一)胃肠炎型 是最常见的临床类型,约占75%,多由鼠伤寒、猪霍乱及肠炎沙门氏菌引起。多数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一般38~39℃,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便每日3~5次至数十次不等,大便常为水样,量多,很少或没有粪质,可有少量粘液,有恶臭、偶可呈粘液脓血便。其起病缓急及病情轻重差异很大,轻者无发热,仅有轻度腹泻,重者可呈暴发型引起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以至循环衰竭,偶有类似于“中毒性菌痢”样表现者。本型病程一般2~4天,偶有长达1~2周。   (二)类伤寒型多由猪霍乱及鼠伤寒沙门氏菌所引起。潜伏期平均3~10天,临床症状与伤寒相似,但病情和经过均较伤寒为轻。热型呈弛张热或稽留热,亦可有相对缓脉,但皮疹少见,腹泻较多,由于肠道病变较轻,形成溃疡较少,故很少发生肠出血和肠穿孔。本型偶可以胃肠炎型表现开始,继而出现伤寒的临床症状。病程一般1~3周。   (三)败血症型常见的致病菌为猪霍乱或鼠伤寒沙门氏菌。多见于婴幼儿、儿童及兼有慢性疾病的*。起病多急骤,有畏寒、发热、出汗及轻重不等的胃肠道症状。发热可持续1~3周,如并发局部化脓病灶,则发热可迁延数月,或有反复急性发作,热型不规则。虽血培养可查到病原菌。但大便培养多为阴性。   (四)局部化脓感染型多见于C组沙门氏菌感染。一般多见于发热阶段或热退后出现一处或几处局部化脓病灶。以支气管肺炎、肺脓肿、胸膜炎、心内膜炎、肋软骨局部脓肿及肋骨骨髓炎等较为多见,亦可发生脑膜炎、脾脓肿及胆囊炎等化脓性病灶。   以上几种临床类型不易明确划分,常互相重叠,如胃肠炎可伴发或继发败血症,败血症每并发局部化脓灶,局部化脓灶亦可继发败血症。     预防措施   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不食用病死牲畜肉、加工冷荤熟肉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烹调时肉块不宜过大,加热肉块重量应不超过1公斤,持续煮沸2.5~3小时,禽蛋煮沸8分钟以上。低温冷藏食品控制在5℃以下,并做到避光、断氧,效果更佳。高温杀灭沙门氏菌。带奶油的糕点及其他奶制品等要低温保藏。食品加工或消费者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酱,自制发酵酱类时,盐量要达到14%以上,并提高发酵温度。严禁用浸泡的玉米、霉变的玉米制售食品。家庭制备发酵谷类食品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无异味产生;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贮藏要通风、防潮,不要直接接触土壤以防污染。禁止出售食用变质银耳。加工海产品一定要烧熟煮透。牛奶最好煮沸后食用,冰箱内(4℃~10℃)保存的食品,存放时间不宜超过1周。还要注意食品的贮藏卫生和个人卫生,防止尘土、昆虫及其他不洁物污染食品。劝告有制作、食用酵米面习惯的人不制作、不食用,逐步改变饮食习惯,即便制作也要现做现吃,不贮存,更不能带湿存放。 应急处理防止污染和食物中毒   ①牲畜的宰前检查防止病畜混入:避免肉尸和内脏被粪便、污水、容器污染,严禁出售病死牲畜和禽肉;②控制繁殖:沙门氏菌属繁殖的最适温度为37℃,但在20℃左右即能繁殖。防止繁殖,必须低温贮存;③杀灭病原菌:加热杀灭病原微生物是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但必须达到有效温度,深部温度须达到80℃15分钟,蛋类煮沸8~10分钟,即可杀灭沙门氏菌。加工后的熟肉制品应在10℃以下低温处贮存,较长时间放置须再次加热后食用。熟食品必须与生食品分别贮存,防止污染。

什么是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易致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是主要的肠道致病菌,易引起食物中毒。在我国,以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首位。  大多数感染沙门氏菌的人会在受到感染后的12~72小时出现腹泻、呕吐、发热和腹痛等临床症状,一般在4至7天内可以恢复。但如果病菌感染了淋巴腺并侵入血液的话,不及时采用抗菌素治疗就有可能引起死亡。  沙门氏菌随同食物进入消化道后,摄入一定量以上才出现临床症状;如果摄入较少,即成为无症状带菌者。但对儿童、老人和体弱者较少量的细菌也能出现临床症状。  沙门氏菌危害有多大  沙门氏菌通常是通过摄取受到动物粪便污染的食物进入人的体内。而一般容易受污染的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如牛肉、禽肉、牛奶、鸡蛋及其制品,食品也可能被已感染沙门氏菌的食品加工人员污染。受到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在外形与味觉上与正常食物没什么两样,不过只要充分加热即可杀灭污染食品所含有的沙门氏菌。  尽管感染沙门氏菌的腹泻病人一般可以完全恢复,但胃肠功能要完全恢复正常可能要数月之久。少数感染沙门氏菌的病人可能会继发关节痛、眼炎和尿痛等症状。这种病症称为Reiter综合症。继发症状可以持续数月或数年,并可能导致慢性关节炎,很难治愈。  如何预防沙门氏菌  美国每年大约报告4万例沙门氏菌感染病例。但实际的感染人数可能要多20倍以上,因为许多轻型病人未能确诊。沙门氏菌感染夏季多见于冬季,儿童易感染沙门氏菌。据估计,每年大约有1000人死于急性沙门氏菌感染。  由于动物性食品常常可以受到沙门氏菌的污染,应注意不要食用生的或半生的鸡蛋、禽肉或畜肉;不要饮用生的、未经巴斯消毒的牛奶或其他奶制品;水果蔬菜等农产品食用前应彻底清洗;未经加热烹制的肉类食品应与水果、蔬菜、熟食和其他直接入口的食品分开存放。  接触动物的粪便后应及时洗手。因爬行动物携带沙门氏菌的可能性最大,接触后应立即洗手。